清北很冤枉,但也没那~么冤枉

500

    客观来说,清北作为国家最顶尖(比金字塔尖还要尖)的学府,在很多领域为国家做了重大贡献,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是不可抹杀的功劳,除了别有用心的人和一时情绪上头的人之外,没有人会否定这个事实。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清北作为全国的掌中宝、心头肉,其本身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好、意愿也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与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太相符。

清华大学预算——2019年297亿,2023年增长到410亿,增长幅度约为38%;(总额常年排第一)

北京大学预算——2019年190亿,2023年增长到222亿,增长幅度约为17%;

    然后是被制裁的大学(部分):

电子科技预算——2019年60亿,2023年增长到87亿,增长幅度约为45%;

四川大学预算——2019年94亿,2023年增长到124亿,增长幅度约为31%;

湖南大学预算——2019年45亿,2023年增长到79亿,增长幅度约为74%;

北京邮电预算——2019年27亿,2023年增长到59亿,增长幅度约为115%;

天津大学预算——2019年76亿,2023年增长到91亿,增长幅度约为20%;

    

    当然,是否被制裁不能代表一所大学的全部,所以我们看看其它方面(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

清华大学ESI——前万分之一学科4个,千分之一学科9个,百分之一学科21个;(23年预算410亿)

北京大学ESI——前万分之一学科0个,千分之一学科12个,百分之一学科29个;(23年预算222亿)

中科院大学ESI——前万分之一学科4个,千分之一学科13个,百分之一学科22个;(23年预算148亿)

哈工大学ESI——前万分之一学科1个,千分之一学科5个,百分之一学科12个;(23年预算167亿)

中科技大学ESI——前万分之一学科2个,千分之一学科5个,百分之一学科17个;(23年预算133亿)

天津大学ESI——前万分之一学科1个,千分之一学科4个,百分之一学科14个;(23年预算91亿)

    同样,ESI也不能代表一所大学的全部,欢迎各位补充自然、科学等期刊的论文贡献度。

    

    顺便说一句,清北自建国以来就是绝对优先项(甚至建国前也是),其它大学可没有这么大几十年的底蕴积累。学苏师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企业跟中小企业及新创公司的区别。国家又是减税、又是扶持、又是批地,领导还经常来关心,结果大企业并没有大家想的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赚到那么多钱、研发那么多技术专利。

    有一部分人和媒体集中在留学的事情上,我个人是很支持有条件的人去留学的,也不应该对此强烈批评(野鸡大学除外)。从高等教育而言、从整体科研水平而言,我们与国外有现实上的差距,而且某些部分还很大,走出去学习是很正常也是很正确的事,闭门造车要不得。

    问题只在于,是学成归国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双重价值,还是公费留学之后润了(私费不谈,个人的选择,你也拦不住),这就很值得思考了。

    其实在国外学习实践多长时间也不是问题,二十年后再回来也行。有可能是还没完全练成“绝世神功”,在刷进度条,总不能刷到一半就回来,那不成了半吊子;也可能是国内的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比如回来拿不到经费、没有配套的实验室等等,那就可以在国外拿拿奖、刷刷学术地位等。国家看到你了,认可你了,你再受邀回来也行,只要别成了外国人(绿卡跟移籍是不同的,前者还是中国人,后者是外国人,而你不可能长期学习生活在当地而没有绿卡,这不现实)。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