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其它大学近十年出国深造比例统计
本着辟谣跑断腿的原则,统计了近十年来清华大学和一些著名大学的出国深造比例。
首先声明,毕业生出国深造,特别是理工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对追赶西方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留学归国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本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辟谣“清华大学80%毕业生出国”,以正视听。如有冒犯,敬请见谅。数据来源于各个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报告,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代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学生的比例。部分数据因为年代久远,如有差错欢迎指正。
这个帖子主要辟谣对象是“清华大学80%毕业生出国”,请不要讨论清华大学的其他谣言,以防1450东拉西扯,混淆视听。如有兴趣,之后会逐一辟谣,感谢大家的支持。
先说结论:清华大学本科生出国比例与兄弟院校相当,处于中游水平。我统计了2014年以来,下列高校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比例。出了备受争议的清华、北大。还选取了处在一线城市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红专并进的中国科技大学,以及国防七子之一的中国航空航天大学。
整体上来看,统计高校的出国人数排序为: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14-2018年各高校的出国比例比较稳定。2018年以后该数据大幅度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美贸易战。阅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时发现,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是美国,此后是中国香港和欧洲,集中在世界知名大学。中美关系恶化之后,目的地为美国的人数减少。相对应的欧洲(欧陆)的人数增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出国比例的重要因素是学科门类。基础理学门类的毕业生明显高于工科和文科。这是复旦、北大、中科大出国比例高于清华和北航的主要原因。另一些没有纳入统计的例子也支持这个观点,许多同城的双子星大学中综合类院校出国比例高于工科院校,例如复旦>上交,南开>天大,武大>华科等。
另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研究生的出国比例出现了U型分布,具体是本科>博士生>硕士生。这可能是因为国内的硕士生更多以就业为导向。不过许多高校把博士生出国后从事的博士后作为工作统计,而不是出国深造。因此在这里没有列出具体的数据。但是据作者本人感受,土博(指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在国外博士后出站后回国发展的比例接近于100%。这些人中大多数(包括作者本人)家境一般,在国内已经结婚生子,对国家有较强责任感,出国工作以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研技术和为了达成“青年千人/海外友情”条件为目的选择出国深造。作者接触的本科生和高中生中有小部分向外输出革命。他们相对来说家庭条件更为优越,更具有国际视野。当然其中也有绝大多数还是回来参与祖国建设。
综上所述,所谓“清华大学80%的毕业生出国”纯属无稽之谈。最近两年,关于清华大学的谣言甚嚣尘上,1450们肆意抹黑,部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和乐子人推波助澜。希望大家冷静看待。对顶尖大学的抹黑可能会消解青年中读书报国的意义、制造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群体的矛盾,呼吁大家和我一起积极抵制。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大浪淘沙后,历史会公正评价对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做贡献的仁人志士。
以上,希望能帮助部分人。不枉查了一个中午的数据。下午还要做实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