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归前后,都曾去过几次,并没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快文化”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59600”推荐,来自《回归26年了,香港人的心也该回来了》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59600添加】
97年香港回归前后,都曾去过几次。当年无论是在“女人街”逛街购物,在街边小饭店吃饭,还是在街头自拍时路人微笑着主动站停等待,等等。似乎并没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快文化”,以及语言障碍的不适。甚至当年的感觉是,香港这地方挺不错的,既繁华现代,还没有到外国去遇到的语言交流和饮食习俗上的等等问题。
近二十年多没去过香港了,不知发生了什么变化?香港的新一代人,居然在大陆民众大规模走出境外广泛交往的情况下,出现了听不懂普通话的语言障碍?实在是不可思议。就像台湾的新的一代人中,“是不是中国人”竟然成为了问题。这二十多年来,哪些问题影响了港台的这一代人?联想到一些小事挺有意思(纯粹自我感觉),97年前后在香港街头都遇到过警察。
回归前,警察遇到我们这些人,是视如无睹,昂首而过;刚回归时,发现这些警察会离着老远就把头一低,故作不见。从这些细微表情变化觉得,大概港人本以为回归后,就像公司的“东家”换了,新主人来了会有很大的变化,于是有移民逃离的,也有期待“翻身求解放”的。结果几十年过来了,这个“公司”什么都没变,老“东家”安排的“心腹和定的规矩都在”,还时不时过来“指点指点”,“搬弄搬弄”,新“东家”则是能不管就不管,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时常看老“东家”脸色办事。就难免这个“公司”有人心存异动,有人灰心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