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噪与俄切割,二千多年前的楚怀王都会笑醒

作者   历史拂尘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国内舆论场产生对立的两种观点。一种以著名国际关系教授阎某为代表的观点,极力鼓吹与俄罗斯切割,及时止损,与美国、北约所谓国际社会保持一致,支持乌克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绑架北约,挑唆乌克兰发达代理人战争,不仅消耗俄罗斯,还剑指中国,因而支持俄罗斯。两种观点谁是谁非,我们先不做评论。好在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今借古喻今,我们先看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经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公元前328年,楚威王去世,太子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楚怀王接管的楚国,可不是弱国,而是自吴灭楚,楚昭王复国以后,国力达到最顶峰的时候,当时楚国是物产丰富、人口最多、军队强盛,与秦、齐并列为三大强国。

楚怀王初期有所作为,他打败魏国,迫使迫使韩、魏两国倒向楚国,风头盖过齐国。楚怀王十年(前319年),楚国合纵楚、齐、赵、魏、韩、燕、义渠七国,攻打秦国,楚怀王被推荐为纵长。最后,虽然七国联军被秦国击败,但实力并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天下形成楚、齐、秦三大势力鼎足对峙局面,而楚、齐是同盟。

十六年(前313年),在齐国的配合下,楚国攻取秦国的曲沃(今山西临汾),切断秦国东出的通道。秦国非常畏惧楚、齐联盟。

同年,秦国想攻打齐国,又怕楚国救援。于是秦惠王与宰相张仪设计,给楚国挖了个坑,以拆散楚、齐联盟。秦惠王免除张仪宰相,让他出使楚国。张仪觐见楚怀王,巧舌如簧地说:

敝国国君最喜欢的莫过于大王,而我最愿意为他做贱役的人也莫过于大王。敝国国君最憎恶的莫过于齐王,而我最讨厌的人也莫过于齐王。然而如今,大王与齐王和亲,因此敝国国君不能侍奉大王,而使我也不能为大王做守门贱役。大王若能与齐国断交,那么我将立刻出发返回秦国,今天就可以归还商於(河南淅川县)方圆六百里的土地。

怀王大喜,于是把国相印玺交给张仪,天天设宴款待他,并宣扬说:“我又得到了我的商於地区了。”楚国大臣都来向楚王祝贺,只有陈轸一人表示自己是来吊唁的。怀王问他:“是什么缘故?”陈轸说:

秦国之所以看重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做盟友,现在土地还没有到手就先同齐国断了关系,这样楚国就会孤立了。秦国又怎能看重一个孤立无助的国家呢?秦国一定会轻视楚国。应该要秦国先交割土地,然后与齐国断交,那么,秦国的计谋就会失败了。先与齐国断交,再向秦国索要土地,那一定会被张仪欺骗。被张仪欺骗,大王必定怨恨他。这样西边与秦国为敌,北面又与齐国断交,那时两国就会攻打楚国,楚国就危险了。所以我先来表示吊唁。

楚怀王为利益诱惑,听不进这个真知灼见建议,于是便派一位将军前往秦国办理土地交割手续。张仪到了秦国,假装喝醉酒,从车子上跌下来,托口生病,三个月都不出门,商於之地交割事宜,自然就搁置起来。

楚怀王见土地迟迟不能交割,还以为张仪认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彻底,于是又派勇士宋遗北上,将齐王辱骂一顿。齐王大怒,折断与楚国结交的符节,转而与秦国和好。

秦国与齐国联合后,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将军,假装吃惊的样子说:“您为何还不去接受土地?从某地到某地,一共六里。”楚国将军说:“我奉命接受的是六百里,没听说是六里。”于是回国将情况禀报楚怀王

怀王大怒,要发兵攻打秦国。陈轸劝说,攻打秦国不是上策。不如送一座大城给秦国,共同攻打齐国,打败齐国,可以从齐国那里得到补偿,这样楚国还可以保全自己。楚怀王再次否决陈轸的建议,发兵攻打秦国。

十七年(前312)春,秦国也发兵迎击楚军。楚、秦在丹阳(河南丹水北岸)交战,秦军大败楚军,斩杀八万士卒,俘虏楚国将军等七十多人,获取楚国汉中六百里土地。

楚怀王大怒,于同年,调集倾国兵力,再次攻打秦国,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会战,秦军又一次大败楚军。这时,韩国、魏国听到楚国受困,也出兵南下袭击楚国,直到邓地(河南邓县)。楚国听到消息后,不得已领兵退回。

第二年,即公元前311年,秦国为抓住楚国,派使者前来讲和,并原意返还汉中一半的土地。怀王怒气未消,说:“只希望得到张仪,不在乎土地。”张仪为了消除怀王怒气,自愿前来。

张仪到了楚国,怀王不见他,就地囚禁起来,并声称要杀了他。张仪暗中求助自己的好友靳尚斡旋。靳尚是楚怀王身边大臣,进言说:“囚禁张仪,秦王定会生气。诸侯看到没有秦国作朋友,一定会轻视大王的。”靳尚又对夫人郑袖说:“秦王很喜欢张仪,而大王想杀掉他,现在秦国准备把上庸六县的土地送给楚国,将美女嫁给楚王,又将歌舞美人作为陪嫁侍女。楚王看重土地,秦国美女必定尊贵,而夫人必将被排挤。夫人不如向楚王进言把张仪放了。”吃醋是女人天性,靳尚一击即中。不知郑秀如何吹得的枕边风,怀王真得把张仪放了。

张仪释放后,怀王客气地款待他,张仪乘机游说楚王放弃合纵,而与秦国联合,并相约结为婚姻。张仪离开楚国后,屈原从齐国出使回来,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掉张仪?”怀王这才恍然大悟,后悔了,于是派人去追张仪,没有追上。

楚国一败丹阳之战,再败蓝田之战,使楚国国力迅速消耗,大国地位瓦解,从此开始走向衰弱。其后,楚国国势虽有回升,甚至灭掉越国,但衰败的趋势不可避免。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果被秦国扣留,三年后,客死他乡。

楚怀王因贪图小利,被张仪玩弄于股掌之间,断绝齐国同盟,形成孤军,与秦国交战一败再败,最终导致楚国由强转衰,自己客死秦国的悲惨结局。楚怀王因贪念,而因小失大,千百年来受到人们嘲讽,成为历史笑柄。

回过头,我们再看俄乌冲突。美国及北约出于消耗肢解俄罗斯目的,挑唆乌克兰发动代理人战争。现在的局势与战国时期秦、楚、齐三强并立极为相似。美国及北约是一极独大,掌控世界局势;俄罗斯是一极是参战方;中国是一极,在冲突之外,处于超然而重要的位置。这三极是具有改变世界局势的能力。其他势力虽然也重要,但只能增添一些人气,改变不了历史方向。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的决定不仅影响世界,也关乎自己的命运,因此慎重抉择,正确抉择,乃重中之重。面对三足鼎立局面,中国不缺历史经验,更不缺历史智慧。两个弱小的联合,就能抵御一个强大者;一个弱小的与强大这联合,最后结局都会被强大者各个击破。楚怀王的教训是一个反面典型,而三国吴蜀联盟则是正面经验。

如果俄罗斯在这次冲突失败,有二种结果。一是俄罗斯不甘失败,发动核打击,虽然我们不是参战方,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二是如果俄罗斯投降或被肢解,美国及北约势力就会延伸我们西部边界,动用全部资源对我们形成东西,甚至三面包围,他们未必能赢,但我们战略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俄罗斯倒不了,中俄就互为坚实的战略后方。别看美国张牙舞爪,它也奈何不了。军事同盟并不是中国的上策,但保持两国的战略互信,战略协作,正常军事、贸易往来就足够了。试问哪一种局面对我们有利?

500

那个国际关系教授鼓吹,与俄罗斯切割,虽没有明言投靠西方,言外之意,显而易见。北约前秘书长拉斯穆森在一次会议说“我们只有搞定俄罗斯之后,才能集中资源对付中国。”人家都把话说得这么清楚了,那些人还假装看不见吗?

如果事实果真如这个阎教授所说,2000多年前的楚怀王都会笑醒。好歹,秦国还拿出六百里土地作利诱,好歹,张仪还谦恭在自己面前自称蔽国,贱役。美国给你许诺过什么,除了卡你的脖子,遏制你的高科技产业,外加栽赃、谩骂、威胁、恐吓,就是连一毛钱利诱都不给你,就是连一句好听的话都不给你。果真如此,楚怀王会笑着说,我以为自己很衰,没想到后人更衰,那就让后人去嘲讽那个后人吧!

如果这个阎教授不知道这个典故,那他都没资格作国际关系教授;如果他知道,并且还做这样大肆鼓吹,那么,其心就叵测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