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不过是资本人格化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这么讲的,地主周扒皮为了让长工干活,天不亮就出来学鸡叫。
愤怒的长工守在鸡窝旁边狠狠的揍了周扒皮一顿,出了一口恶气,让你丫学鸡叫,害我们起早贪黑干活。
01
时间转到今天,周扒皮换了一种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同样是周扒皮,以前还得半夜起来学鸡叫。现在只需要动动嘴,给大家灌鸡汤就行了。
说起来,黄鼠狼以前也给鸡灌过鸡汤。
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上面写着:“不抛弃传统的禁锢,勇敢的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鼠狼每天就在山崖下面吃摔下来的鸡。
故事告诉我们,听鸡汤是需要智慧的,多数“鸡汤”都是黄鼠狼炖的。
最近马云和员工认真的讨论了996的问题,马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员工说,996是为了你的成长,年轻时候能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
老人有句话说的好,听其言,观其行。
那么马云年轻的时候在干吗呢?
按照他的回忆:
1988年,他从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英语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之后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因为在夜校兼职,结识了一大批做外贸生意的老板,很多人请他去当翻译。
由此也萌生了他的第一次创业——杭州海博翻译社。
翻译社开始就面临窘境,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400元。
为了把事业撑下去,马云把翻译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给别人。
自己开启了第二兼职。
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电筒、内衣、袜子、工艺品卖——这看起来还算是个老板。
但后来他就不得不上门推销商品,对象包括医院、赤脚医生。
英语班的学生也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传。受尽了路人白眼。
因为翻译社的工作他结识了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有机会参观了国外公司,了解到互联网未来的可能性。
自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始寻找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创业。
请注意,马云这时候还是个在职教师。
为了理想,他开辟了副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副业翻译社上,也是因为副业,才和互联网结缘,开辟了阿里帝国。
讲到这里,不由得产生了疑惑:
1.马老师和互联网结缘创建阿里帝国,是因为英语老师的教学工作,还是本职工作以外的副业机缘巧合。
2.如果马老师从事的是996的工作,每天下班累成一滩烂泥,他还有精力从事什么翻译社,思考个人成长和发展么?
3.如果阿里的员工也为了养活自己的事业开辟第二兼职8小时以外做私活呢?
马老师说,“我不要说996,到今天为止,我肯定是12×12以上。”
我们必须承认马老师很努力,从创建翻译社那天就很努力,可他并没有把努力放在英语教学的本职工作上,而是努力去经营了属于自己的副业。
他和你们讲的12×12,只投入在属于自己的个人事业里,只为自己努力!!
记得在《35岁是个坎,为啥到岁数就不想要你了》曾经和大家讲过。
你仔细想想,这建议不是和马老师当初做的事情一样嘛。
努力是很重要,年轻时候努力更重要,努力的方向正确尤其重要。
年轻的马老师很聪明,没有把自己的青春给工作的学校做嫁衣,把做好的每件衣服都收到了自己衣橱里。
年长的马老师依旧很聪明,占满了员工所有空余时间,让他们从事重复劳动,美其名曰在996中成长。
你真的相信每天重复的劳动能给自己带来脱胎换骨的成长么?
那为什么成长到35岁,很多公司开始要把你淘汰了?
华为34岁劝退,IBM在40岁裁员,中兴就更惨了点,45岁跳楼了,腾讯京东阿里都在裁掉步入中年的中层干部。
就连做教育培训的新东方都准备放弃平庸员工了。
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在已知的东西中不断学习和探寻边界,寻找未知的可能。
996是什么,是在一直的重复中占满所有时间,耗尽你的精力,让你没空开启新的思考,断绝所有尝试的可能性。
马老师说,我们早期也加班,8小时以外,加学习的班,提升自己。
现在996加班和提升自己有关么?
多数人的工作不过是流水线一般的重复性劳动,你在流水线拧两年螺丝,难道就能管理的了工厂,创的了业么?
回看所有牛逼人的过往历史,人生成功道路上最关键的一步,都是靠运气扛过来的。
勤奋和智力学识不过是基础罢了。
运气从哪儿来,从在可承受的范围多尝试,探寻自己的边界和可能性来。
你看马老师不是从兼职、翻译社到互联网,一步一步找到了自己的路嘛。
如果你坐家里啥都没干,天天耗在了996重复劳动上,未知的可能和运气会从天而降么?当然不会。
马老师说,如果你热爱工作,其实12小时不算太长
他真的很喜欢阿里巴巴,因为这是他的公司,当然要全情投入,有这么一家公司,为这家公司献身都是他的福报。
可这是你的公司,不是你员工的公司啊。
对多数员工来说,不过是来领一份薪水,干的活对得起这份工资就好了。
下班时间,要是想做个快乐的废物,那就打游戏刷抖音,追追肥皂剧。
要是想成功,就像马老师当年做英语老师时候一样,教好书,课余时间都拿来兼职创业结交人脉提升自己。
要是你既不想快乐也不想成功,那就听马老师的话,天天996,为老板牺牲自己的人生。
02
马老师说:“如果8小时工作都不快乐,你做的这个事情就没有意义。你干吗呢,八小时不知道干嘛,即使你不996,你也不知道干嘛。”
真不知道这个论断从何而来。
对多数普通人来说,工作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干活是必须干的,没那么多意义和理由。
而他们人生意义更多的在八小时以外。
每周工作五天,是为了放假的那两天。每天工作八小时,是为了剩下的几个小时。
除去有着改变世界理想的少数人,多数人工作只是谋生糊口的手段,工作之外的才是生活。
如果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又何必来人间走一遭呢。
八小时工作的意义就是用这八小时不快乐的工作来养活自己,赚钱就是意义。
八小时之外,不996,也知道我要干什么,提升自己,休息一下保养身体,做快乐的事防止自杀,陪伴家人朋友,都是八小时之外的意义。
996不可怕,如果是被有价值的劳动填满,没什么。
可怕的是一天12小时甚至14小时,大量时间浪费在没完没了的大会小会中。
生命奉献给个别领导的个人show,然后人家保住位子,光年终奖几十上百万的拿,底下这乌压压一大片连个加班都不算。
身处高位崇尚加班,无边界的侵犯个人生活,纯属人贱心黑。
而且好像这两年马老师失忆了。
记得2017年采访的时候他说,我后悔终日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绝对不会这样。
最近激励员工的演讲中,马老师的说法是,996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我很幸运,我没有后悔12×12,我从没改变过自己这一点。
合着马老师后悔不后悔都是根据演讲的对象和说话的需要来的啊。
可能因为马老师高考数学得了1分,才会说996=福报!
可是码农早就算清楚了,996=2.3倍工资!
03
以前上学时有一篇《包身工》的课文,那时候是觉得资本家可恨。
现在觉得那时候资本家傻,不懂讲讲个人奋斗,民族大义,早点实现梦想的鸡汤。
要知道我们这个国家的诞生,当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劳工神圣和八小时工作制,现在这样,棺材板压得住?
马上要五一劳动节了,大家大概忘了这个节日和八小时工作制是怎么来的了吧。
马云说,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
法律不是关键啥是关键啊?
后面说的关键更无厘头了。
请问奋斗跟996有什么关系吗?
奋斗的前提叫做自愿,不自愿的奋斗那叫压榨。
把996上升到制度,那就是公然违法,这有什么好争论的??还有把996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仿佛一不996世界发展就能倒退了似的。记住了,说这种话的人叫做资方,而你叫劳方。当年芝加哥那啥的时候,资方也是这么说的。
每个人都想奋斗。
可是,不是每个人的父亲都是马来法。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在数学1分的情况下还能复读再考三次。
员工确实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不如先谈谈为什么要有劳动法吧?
好在昨天辛时平也关注到这个问题,算是给996定了调。
谁是辛时平?
无限地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从事一切经济活动乃至非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他们最大的人生乐趣。
因为资本的本性不是“逐利”“爱国”,而是剥削。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的本性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由资本的本性所驱使的。
在资本家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
被资本异化以后,除了赚更多钱和自我实现,其他对他们都不重要。
正是因为资本异化了马老师,使他不得不说出那种前后矛盾的话,我们来列举下马老师的经典语录。
拿他的“我对钱没有兴趣”来说吧,马老师不用为钱担忧,更不用考虑什么基础的穿衣吃饭房子社保,需要考虑的只有马斯洛理论里面最顶层的“自我实现”。
还记得以前有个新闻嘛,巴菲特和马云对话,让他把钱捐了做慈善,他讲了一长串,大致意思就是他现在才40多岁,到了巴菲特年纪他也捐。现在更大的职责是通过商业创造就业,这就是马老师的自我实现。
最近还有一些搞笑的论调,,比如这位。
不满意你可以辞职不干啊,自己签的合同还BB啥。
真的以为多数人有选择权么?
初中政治课本是怎么讲的。
工人看似有签订契约的自由,但是他们不受雇于这个资本家,就得受雇于那个资本家。
饥饿的威胁使得他们无法摆脱被资本家剥削和压榨的命运。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所谓雇佣双方的契约自由,对于工人来说,是徒有虚名的。
你在哪家互联网公司或者说哪个资本家手下做就能对行业996现状有选择权了?
你最大的问题是不占有生产资料啊。
今天一个读者问过我一个啼笑皆非的问题,为什么年轻人很累。
受过高等教育就掌握生产资料了?就能摆脱高级长工的命运了?并不能吧!!
前一段还有个故事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那时候各种长租公寓加价抢房源,承诺“三年不涨价”吸引年轻租户,到后面不但涨了价,还告诉你,你可以选别家签约啊。可整个片区都因为他们加价抢房涨价了,你有的选么?
不掌握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从来没有真正的自由选择权,唯一的自由选择权就是,你可以选择被这个资本家剥削,还是那个资本家剥削。
以前马老师讲996,灌鸡汤还能说的过去,毕竟早期员工跟着马老师实现了个人成长拿了股票分了钱,很多人基本算实现了财富自由。
所以好多人总拿阿里早期员工做奋斗的典型例子说事儿。
现在的新员工呢?怕是996十年以后,到了35岁变成废弃干电池要被抛弃了。
拿早期员工做个人努力的样板是没错,可他们拿到了股票期权,拿到了回报啊。
努力的人有,拼命努力的人也不少,但是基本没有不要钱又努力拼命的,越是努力就越要追求公平回报,不然你努力图啥呢?图耗尽自己的生命时间换来一身病,让老板住上豪宅每天香车嫩模么?
我们越是要努力奋斗,就越要反对996这种敲骨吸髓还附带洗脑的剥削方式,要让劳动者切实能够享受到自身努力带来幸福生活。而不是努力被洗脑应该榨干自己,用剩余价值养活少数吸血鬼,最后被当成榨干的干电池丢弃的悲惨生活。
鲁迅先生当年说过一句话。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那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努力,到底是为了谁,才是各位应该思考的。
觉醒,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尤其是在各路吹鼓手都在通过各种角度给你洗脑的过程中,觉醒更难!
最近从各种裁员到各种老板发声,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底线,有利益割裂的地方就有冲突。行业下行,资本家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被消费主义和成功学洗脑的精神小资产阶级开始回过味来了,开始通过社交网络表达自己的立场,毕竟他们不像血汗工厂的工人,在网络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当表达立场反抗的人越来越多,天天岁月静好灌鸡汤的资本家也终于忍不住,撕破温情脉脉的面纱说着前后打脸自相矛盾的话亲自下场了,意识形态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最后,提醒各位一句,最近各路资本家的口径空前统一,抛弃幻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