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菲律宾:美菲向前,中国向后
【摘要】近期“进击”的菲律宾对华强硬,原因何在?其一,回调中菲关系,将美菲关系提升到合理区间。其二,趁内忧外患渐次平息之际争取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动权。面对这一现实,中国应当从三方面着手应对。当前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调整仍未结束,对此进行观察的关键指标是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
“进击”的菲律宾是为哪般?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和菲律宾官员正进行谈判,就部署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RS)展开讨论,以对抗“进一步军事化”南海、建造人工岛的中国。尽管谈判仍在进行,两国尚未达成协议,因该系统在菲律宾政府官员看来成本过高[1]。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伴随2019美菲“肩并肩”军演[2]而来的抗议——菲律宾对中国在南沙群岛扩大存在表示不满[3],以及杜特尔特宣布对与企业、他国政府签订的所有政府合同进行审查,以确保合约对菲律宾是公平的[4]。
早在2005年,HIMARS便已被美军使用[5]。就算菲律宾成功引入HIMARS,也无法改变中菲两国在南海军事力量对比的态势。军售、军演、审查加抗议多管齐下,如此“进击”的菲律宾意欲何为?
在笔者看来,菲律宾作出此种选择有两大意图。其一,意在回调中菲关系,将美菲关系提升到合理区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菲律宾送上“投名状”正中美国下怀,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试图打破东南亚的经济—安全二元格局,希望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选择美国。事实上,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菲律宾就试图“修复”美菲同盟,提升双边关系。2018年美菲“肩并肩”演习规模的扩大及参演国的增加即为明证[6]。
其二,趁内忧外患渐次平息之际争取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动权。在国内,杜特尔特持续推进禁毒议题,虽然“禁毒战争”远未结束,但总统先生的政策也未因受到压力而终止[7]。在国际社会,中菲关系达到自阿基诺三世执政以来的最高点,美菲关系也在后奥巴马时代走出阴霾。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发力周边外交,在南海问题上取得主动权,“一路”在东南亚曲折前行。《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案文磋商总体进展顺利,中国将力争到2021年时完成该准则的磋商[8]。如果菲律宾此时再不出手,此后或许为时已晚、大局已定。以华盛顿为后盾的菲律宾一旦搅局,或将带动南海声索国集体行动,从而给中国造成更大的压力。这种做法符合杜特尔特的民族主义倾向。
但是,菲律宾的大国平衡手段并不高明。杜特尔特或许意识到了调整中菲关系、美菲关系优先级的必要性,却在具体落实上分寸失据、用力过猛。杜特尔特的前车之鉴内有前任总统阿基诺三世,外有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二人均因平衡失当而招致中国不满,最终换来对华政策方向调整的结果。在施展大国平衡术方面,杜特尔特应当向越南学习。
2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在谈中国的应对措施前,笔者主张应当回顾并反思菲律宾对华政策上一次转向的原因,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出妥善的应对策略。
张强在分析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转向原因时提到,中菲关系交恶使菲律宾失去了中国市场。菲律宾农产品出口受阻,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菲律宾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以提升绩效合法性[9]。这种观点可谓代表了一类民间意见。然而,中国对菲进口限令是否真正构成菲律宾对华政策转向的原因呢?事实上,尽管受到中国进口限令的影响,菲律宾香蕉出口在2012年仍然实现大幅增长。从这冰山一角便能看出,经济原因并非主要原因。
真正原因有二:第一,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已不可持续。在这种对华政策下,菲律宾付出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偿失,而中国则在应对菲律宾的行动中维护了国家利益,扩大了在南海的存在。虽然围绕南海仲裁案的博弈使菲律宾对中国的不满达到顶点,但杜特尔特政府已意识到以往的政策不可持续。因此,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国家利益的策略性考量,而非战略性变革。
第二,中国对南海仲裁案的态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略显强硬,但与美、俄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来的强硬仍有距离,留下了关系改善的空间。
综上所述,菲律宾对华政策如今再度调整实属理所当然。中国应当接受这一现实并着手应对。
首先,中国应当对菲律宾等声索南海的小国展现出尊重。在2016年杜特尔特访华时,新华社提供了一份题为《苏禄王与中国的故事》的特稿。该稿件追溯历史上的“元首外交”,试图营造出两国交往源远流长的氛围[10]。然而,这份稿件很容易令人将杜特尔特访华与苏禄三王使华联系起来,如此一来仿佛在暗讽杜特尔特相当于天下体系中向中央之国进贡的藩国元首。实际上,中国民间鄙视菲律宾的人群不在少数,对香港菲佣的刻板印象更固化了偏见。这种发自心底的傲慢极不可取,亟需改变。对菲律宾的尊重除了有利于在谈判桌上的磋商,还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周方银指出,小国在大国间博弈中起到信号的作用。“一个大国对小国采取的行为, 有助于其他大国判断该国的国家性质和行为策略, 并使它们采取相应的对策。”[11]因此,尊重菲律宾等声索南海的小国对于解决南海争端、改善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形象而言是必要且重要的。至于尊重的具体表现,则体现为认真倾听谈判对象国提出的目标与诉求等。
其次,中国应当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尽力降低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最后,中国应当与美国就东南亚地区秩序展开充分对话。哪怕中美两国只能够对该地区秩序达成局部共识,也有助于南海局势的稳定。
3
余论
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调整仍未结束,对此进行观察的最好时机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菲律宾是否派团参加及代表团级别、规模将是两国关系冷暖的关键指标。
一个“进击”的菲律宾,是否仍对中国构成威胁?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鸣谢:笔者在选题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宋清润副研究员的帮助,关于菲律宾对华政策上一次调整的原因则受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教授的启发,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不过, 文中的观点及其中可能包含的错误与问题均由作者负责。
【参考文献】
[1] “Washington, Manila Considering US Rocket Systemto Counter China”, Sputnik News, April 2ed, 2019,https://sputniknews.com/military/201904021073770199-us-philippines-talks-south-china-sea-rocket-system/。
[2] 袁梦晨,郑昕:《美军F-35战机首度加入菲美年度联合军演》, 新华网,2019年4月1日,http://www.xinhuanet.com/2019-04/01/c_1124313311.htm。
[3] JIM GOMEZ, “Duterte: few options in territorialdisputes with China”, Associated Press News, April 5th, 2019, https://apnews.com/4aaf82e5a447400083df8d8fe5fddb28.
[4]
Karen Lema, Neil Jerome Morales, “Duterte ordersreview of government
contracts to ensure they’re fair to Filipinos”, Reuters, April2ed ,
2019,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philippines-duterte-idUSKCN1RE0A4.
[5] “Army Battalion Becomes First Unit Equipped WithLockheed Martin's Future Force HIMARS Launcher”, June 16, 2019,
https://news.lockheedmartin.com/2005-06-16-Army-Battalion-Becomes-First-Unit-Equipped-With-Lockheed-Martins-Future-Force-HIMARS-Launcher.
[6]刘琳:《2018美菲“肩并肩”:传达怎样的信号》,《世界知识》,2018年第12期,第30-31页。
[7]
Jason Gutierrez, “Philippine Supreme Court OrdersRelease of Documents
in Duterte’s Drug War”, New York Times, April 2, 2019, https://www.nytimes.com/2019/04/02/world/asia/philippines-duterte-drug-war.html.
[8] “Beijing Plans to Build ‘City’ on ‘Blueprint’Island in South China Sea”, Sputnik News, March 18, 2019,https://sputniknews.com/asia/201903181073351960-Beijing-Plans-City-Blueprint-Island-South-China-Sea/,
[9]张强:《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探析》,2018年河北大学硕士论文,第18页
[10] 张远,凌朔:《特稿:苏禄王与中国的故事》,新华网,2016年10月21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10/21/c_1119763057.htm。
[11]周方银:《小国为何能长期存在》,《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