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戈津与斛律光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心有灵犀”,不少国内外时事发生时,我一边打开手机看新闻,一边读着跟这些新闻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书(这一句可是透露了我在移动网络时代的个性化阅读方式),却往往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
昨天看到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首领普里戈津率部“兵变”向俄罗斯内地进军的消息,我正在读一部《二十四史》选本。这是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的文白对照的简体字硬装本,当初是为女儿练习文言文阅读而买的,顺便也想给她长点儿历史知识。但女儿一直忙于刷题没时间,于是我就自己抽出来读,想着我先做做功课,什么时候跟她讲讲也好。巧的是,在看到那条新闻的时候,我恰好读到了《北齐书·斛律光传》。
斛律光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一员骁将,敕勒族人——这个族名眼熟吧?眼熟就对了,他的父亲斛律金,在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为将,战功赫赫,也是在东魏高欢的宴席上演唱《敕勒歌》的那位,甚至有人说他就是此歌作者之一。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斛律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七岁就以军功当上都督,而且是真正的“射雕英雄”——这篇《斛律光传》一开头就说: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魏末,从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孝晖时在行间,光驰马射中之,因擒于阵,光时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为都督。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当时传号“落雕都督”。】
后来东魏“禅让”于北齐,斛律光又在北齐为将,智勇兼备,治军严明,屡破当时的北周,连北周名将韦孝宽在他面前都不是对手。
然而,危机也就在这一次次战功中埋下了伏笔。该传载:
【晋州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天保七年,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又大破周仪同王敬俊等,获口五百余人,杂畜千余头而还。武平二年,周遣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斛律光也像今天俄罗斯夺取乌东四州一样,为北齐夺取了北周的建安等“四戍”,但朝廷要他解散部队回家时,他认为将士还未得封赏,不应解散,下令军队向北齐都城邺城进发——这与今天的“瓦格纳”何其相似乃尔。北齐后主高纬迫于无奈,遣使劳军,但“心甚恶之”,这就埋下了以后悲剧的种子。
然后,斛律光也像普里戈津一样,自恃军功,得罪了祖珽、穆提婆等其他重臣:
【光入,常在朝堂垂帘而坐。祖珽(字孝征)不知,乘马过其前。光怒,谓人曰:“此人乃敢尔!”后珽在内省,言声高慢,光适过,闻之,又怒。珽知光忿,而赂光从奴而问之曰:“相王瞋孝征耶?”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叹曰:‘盲人入,国必破矣!’”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神武帝以来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由是祖、穆积怨。】
而北周在战场上打不过斛律光,也开始打舆论战,散播他谣言。
以兵逼主引起猜忌,慢待同僚导致嫉恨,敌国谣言火上浇油——这几大因素叠加起来,终于酿成了斛律光的悲剧:
【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谣言。会帝前有所疑,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尽灭其族。】
斛律光死后,北齐的国运也走到了尽头:
【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后灭齐入邺,追赠光上柱国、崇国公。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读完此传,你会发现斛律光那一次为求奖慰而进军邺都,是他的人生也可以说是北齐国运的转折点。他希望朝廷封赏将士,有一千种办法表达诉求,但他偏偏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刚刚经历了血雨腥风而杀气腾腾的五万精兵违诏向首都开进——无论你怎样解释,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不可能容忍,都会想到:
“这支军队到底是国家的军队,还是你斛律光个人的军队?这样只知有帅不知有君的骄兵悍将,对国家是吉是凶?一旦变生肘腋,何堪设想?”
斛律光所在的北齐,无论是京畿军、州军(包括非常精锐的“绿巾锦袄”的“黄龙兵”)还是募兵(这种募兵很多都有特殊作战技能),要么就是世袭的兵户,要么就是由国家征集或招募的兵士。较为特殊的是所谓“私部曲”,是地方豪强所拥有的私兵,但这些兵与首领之间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而不是金钱关系,而拥有这种私兵的豪强大多似乎都有官员身份,因此这种私兵很多也被改编成了国家军队(参看 张鹤泉 刘健佐《东魏北齐军队的设置及保障士兵来源的措施》,《古代文明》2021年第4期)。总而言之,在中国,哪怕是在北齐这样只有28年的短命王朝,我们几乎看不到国家体制之外的谁给钱就为谁打仗的“雇佣兵”。
“雇佣兵”更多地出现在欧洲。15-16世纪的意大利政治学家、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第12章中,基于自己的亲身经验,论述过雇佣军的无益与危险:
【依我说,君主用来保卫本国的军队,或者是他自己的军队,或者是雇佣军、援军,或者是混合的军队。而雇佣军和援军是无益的,并且是危险的,一个人如果以这种雇佣军队作为基础来确保他的国家,那么他既不会稳固亦不会安全,因为这些雇佣军队是不团结的,怀有野心的,毫无纪律,不讲忠义,在朋友当中则耀武扬威,在敌人面前则表现怯懦。他们既不敬畏上帝,待人亦不讲信义;毁灭之所以迟迟出现只是由于敌人的进攻推迟罢了。因此你在和平时期受到这些雇佣军掠夺,而在战争中则受你的敌人掠夺。这是因为,除了一点军饷之外,他们既没有忠义之忱,也没有其他的理由使他们走上战场,而这点军饷并不足以使他们愿意为你牺牲性命。当你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情愿给你当兵,但是如果发生战争,他们就逃避或者一走了事。】
他又认为雇佣军的首领无论是否能干,都是不可靠的:
【我想进一步论证这种军队的不可靠。雇佣军的首领们或者是能干的人,或者是不能干的人,二者必居其一。如果他们是能干的,你可不能够信赖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渴求自我扩张;因此不是压迫自己的主人——你,就是违反你的意思压迫他人。反之,如果首领是无能的人,他往往使你毁灭。如果有人回答说,不论是否雇佣军,只要手中掌握了武器,都是一样行动的。对此,我回答说,当君主或共和国必须用兵时,君主必须身临前敌,并且亲自挂帅。共和国则必须委派自己的公民前往,如果被派的人结果力不胜任,就必须予以撤换;如果其人胜任其事,则必须用法律加以约束,不要让他越出指示范围。经验已经证明,只有君主自己和武装起来的共和国才能够取得巨大的进展,而雇佣军只能造成损失。而且要使一个用自己的武装力量武装起来的共和国服从它的某一个公民的支配,比一个靠外国武力武装起来的国家远为困难。】
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瓦格纳”与一般的雇佣军还不太一样。网上有资料指出:
【瓦格纳集团并不是一个正式注册的公司,而是一个由多个商业网络构成的组织。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在叙利亚进行战斗的雇佣兵“斯拉夫军团”的残余部分。核心人员是德米特里·乌特金 (Dmitry Utkin),他是一名中校,他于 2013 年在 GRU( 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局 )第 2 独立旅的第 700 独立特种特遣队退役。
乌特金在2014年创立了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并用他自己以前的呼号来命名。瓦格纳集团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期间首次采取行动,参与了“小绿人”的行动,协助俄罗斯军队控制该地区。随后,瓦格纳集团又派遣约1000名雇佣军到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支持亲俄罗斯的民兵抵抗乌克兰政府军。
瓦格纳集团的创始人乌特金与俄罗斯寡头叶夫根尼·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关系密切,这位寡头被称为“普京的厨师”——他获得这一绰号,是因为他的崛起完全依靠自己的餐馆为克里姆林宫提供餐饮服务。普里戈津通过他旗下的多个公司为瓦格纳集团提供资金和后勤支持,并从中获得利益。2022年9月26日,普里戈津在社交媒体上首次公开承认他在2014年创立了瓦格纳集团,并称赞其成员为“爱国者”和“英雄”。
瓦格纳集团拥有强大而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坦克、装甲车、火箭炮、飞机和直升机等等。这些装备都是俄罗斯军队的现役装备,并非私人公司可以轻易获得或运输的物品。瓦格纳集团在俄罗斯境内设有训练基地,在那里接受专业而严苛的训练。这些基地位于俄罗斯军事设施附近或内部,并由俄罗斯军方提供保护和指导。
虽然瓦格纳集团是一个私人军事服务组织,但它实际上与俄罗斯政府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瓦格纳集团为俄罗斯政府提供了一支可以否认其存在和责任的军事力量,在国际上执行一些不方便公开或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任务。 另一方面,瓦格纳集团也受到俄罗斯政府和军方的控制和监督,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直接接受命令。
瓦格纳集团主要通过公开招聘来获取兵员,大部分应聘者是俄罗斯退役的士兵和特种兵。他们被吸引的原因之一是瓦格纳集团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每月至少24万卢布(约合3370英镑或4000美元),如果受伤或牺牲还有额外补助。这个待遇比俄罗斯正规军高出很多。
除了俄罗斯本国人员外,瓦格纳集团还招募了一些外籍人员,主要来自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等国家。他们也享受同样的薪资待遇,并有机会获得俄罗斯国籍。不过,瓦格纳集团不接受欧盟、北约或乌克兰护照的持有者。
此外,还有一部分瓦格纳集团的战士来源于俄罗斯国内的囚犯,他们被告知如果加入瓦格纳集团并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赦免或减刑。这样做既可以节省监狱开支,又可以增加战力。
瓦格纳集团的目标和动机并不单一,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瓦格纳集团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行动,通过为其雇主提供安全保护、战略咨询、情报收集等服务,从中获得报酬和分成。瓦格纳集团还通过控制或开采当地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钻石等,增加其收入。
另一方面,瓦格纳集团也是为了政治利益而行动,通过支持俄罗斯政府在国际上的立场和利益,增强其影响力和声望。瓦格纳集团还通过干预当地的冲突和政局,为俄罗斯政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此外,瓦格纳集团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目标和动机,如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宗教信仰等。】
可见瓦格纳集团除了一般雇佣军的经济考虑外,在人际关系、兵源提供(囚犯参军,如无俄罗斯官方许可是做不到的)、训练装备、指挥管理、意识形态等方面与俄罗斯政府关系十分密切,有人甚至称之为“俄罗斯政府的白手套”。
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政府要处理好与这个集团的关系,比处理与一般私人军事服务商那种“一手交钱,一手卖命”的关系要复杂很多,它所引起的震动,也会比商业合同的“一拍两散”要大得多。
今天传来消息,普里戈津的“哗变”已经随着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斡旋而平息,但从斛律光事件的发展逻辑来看,此事所暴露和加深的俄罗斯军政集团的内部矛盾——上文说了,不能将“瓦格纳”仅仅当成一个私人军事公司,而要明白它代表了俄罗斯军政界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势力,而这种势力又是有其社会基础的——是需要好好处理的。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共产党的组织与领导的俄罗斯,靠什么力量来重新整合内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尾,还是推荐一下这个《二十四史》选本(下图)——读了历史书之后再来关注时事,会有不一样的纵深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