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周围的人会感觉00后是最辛苦的一代?”

最近和一位大一的农村00后交谈了几句,他的这个疑问我有点惊讶:

叔,有个问题,我今年大一,我的室友有天晚上却在感慨“00后是最辛苦的一代”,我想不通了,明明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他们却说我们这一代比70 80 90后辛苦好几倍。明明以前的生活是那么艰苦,他们却说得00后比过去苦多了,不明白。对了,我是农村家庭。

前段时间看一个影评人做的一期有关青春电影的解读时,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中年导演拍出来的青春电影之所以看着别扭,是因为中年人与年轻人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在中年人看来,年轻代表的是活力、激情、各种可能性,但是在年轻人看来,他们面对的是压迫、规训和贫穷。

在功成名就的导演眼里,不能在青春的年纪享受现在的生活是一种遗憾,但在年轻人的眼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钱。所以,在西方的传说里,“不老泉”一直是个很重要的意象,乃至于还有用处女血洗澡可以永葆青春的说法。而在年轻人的作品里,压抑、苦闷、贫穷、恐惧庸俗则是恒久不变的主题。

这也让我想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创作于1951年,彼时的美国成为二战胜利的最大受益者,且因本土未遭到破坏,经济蓬勃发展,物质生活冠绝全球。对于1950年代的普通人来说,美国就是现实世界的人间天堂,但是对于年轻人塞林格来说,他眼里的美国却只有无聊、压抑、束缚。

这是一个我以前很少注意到的点。回想一下我的高中和大学时代,好像的确也是如此。所谓“XX后是最辛苦的一代”的说法,其实往往并不是来自于直观的物质条件的对比,甚至也不是所谓的“阶级固化”,而是说年轻人本身就处于社会规训的底层。对于他们来说,“辛苦”更直观的体现是来自于上一代人的压力感,以及在经济上相对不利的贫困处境。

这种“辛苦”甚至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财富都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现实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富二代为了要“找寻自我”而与家庭发生冲突,这个所谓的“找寻自我”其实也是在反抗来自家庭和上一辈人的规训。

所以,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会自认为自己是最辛苦的一代,并且还会给自己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辛苦。同时,这种辛苦又与物质无关——因为规训带来的痛苦,远大于物质水平的提升。何况,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都会认为自己从出生以来就有的物质生活是天经地义的。老一辈人口中的“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他们是感受不到的。

而一旦谈到90后、00后的困境,这些人必谈的一点,就是所谓“没有了时代红利”。但这里的“时代红利”,究竟指的是什么?

如果说现实中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的犯罪率是中国的5~10倍以上,高等教育录取率只有中国的10%,人均GDP是中国的1/20。你愿不愿意去这样一个国家投资和工作?

要是说不愿意,那么你不愿意去的这个国家,就是80、90年代的中国,也很多人眼里都是“时代红利”的中国。

那个时代的恶性犯罪高,最直接的愿意那就是经济差、失业率高。此外,当时的社会动荡也有国际形势变化的因素,这一点无需多介绍。总之,如果把当年的形式放到如今,绝对不会有任何“时代红利”的想法,知乎上的人只会觉得“你国药丸”。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新东方才能在那个年代迅速发展——直白点说,当时想润的人比今天多得多,只不过当时高等教育率低,很多人无法出国而已。而在能出国的群体里——比如清北,一个班30个人,九成出国好不稀奇。当时,甚至有个说法,说在美国开北大校友会,到的人比国内还要齐。

很多人一直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自然而然就会好。但物质的进步,与社会的规训,其实是两回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越发展,这种规训性会越强。因为,现代大工业的运转本身就需要无数的个体之间的配合,而如果没有一个超强的规训系统,那么自然无法将这些个体整合。可对于深处体系之中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其实承受的是一层层传导的压力。在他们最有活力的年纪,大多数人只能局限于书桌一隅,且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别人成功路上的分母。

如此,这些人觉得自己辛苦,是可以理解的。个中辛苦与否,与物质生活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说规训本身,就已经让00后感受到了更强的压力,那么在现代社会的分工机制下,00后还面临着一次进路与退路之间的选择。

当下,00后以及更早的90后普遍有一种观念,就是他们非常向往一二线城市的生活,但又苦于自己无法在这里安身,于是只看着那些留在了一线城市的人,觉得他们“吃到了时代红利”,而自己毫无机会。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首先,认为当年是个人就可以留在一线城市,本身就是个幸存者偏差。因为至少在2010年前后,关于大龄北漂是否要回老家的声音就已经非常多——这恰好对应的是2000年中国刚刚加入WTO以后,在大学扩招的起步阶段,大量的年轻人来到一线城市工作的时间段。到2010年前后,这批2000年扩招阶段入学的大学生, 基本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所谓“逃离北上广”的声音,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起来的。

显而易见,如果说留在北上广真的那么容易且那么幸福,我想这个声音断然是不会出现的。而实际上,很多人也应该知道《蜗居》这部电视剧。此后,还有《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等一系列反映当代年轻人生活的电视剧出现。那么,如果说今天我们看《蜗居》,认为这是一部能够很好的反映当时时代的电视剧的话,那这个电视剧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现实呢?

作为主要配角的郭海萍(即海清饰演的角色)和她的丈夫毕业于上海的名牌大学(据当时的人根据线索分析,这里的“名牌大学”应该是复旦)工作了多年,连买房子的首付都攒不起,还要跟自己的妹妹借。而同样是大学毕业的小贝和海藻,已经很省吃俭用,却也攒不够首付。当然,在电视剧里,宋思明的出现是一个变数,但我们也知道,现实中遇到宋思明的概率非常低。

再品味一下海萍的那些台词吧:

1、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度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我们都有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年轻时我们都还青春年少,少年不知愁滋味,甚至还鄙视那些行色匆匆的中年人,活得太累了,要及时行乐才好,但是,一旦结婚就要买房,看见人家买车也要一辆,孩子出生,奶粉、尿不湿、早教班、幼儿园,哪一样不是钱,又如何能轻松?我们也想活得轻松一点,不要还房贷、不要想孩子的托费、不要想父母的养老,但是现实摆在那里,不想都不行,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责任,有了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这些都逼着你前行。2、如果我的生活像一卷录影带一样,我一定要找到我22岁时候的那段带子,我一定要重新重新播一遍,那时候我就会选择,和我的爱人回到老家,买一套不大的小房子,和我的孩子,和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能那种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那么简单。3、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有原则的,我不想抄近道,我更不想投机取巧,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插队比我先拿到票,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我真的不服气,有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这份儿坚持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是否所有如海萍一样的人,都会选择继续留在上海?是否他们都可能有能力留在上海?答案不言而喻。到底有多少人离开了北上广,我们不知道。毕竟,那些离开的人,就在别人的眼里消失了。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留下的人。

其次,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真正的“阶级上升”绝不是留在大城市,而是移民出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润”,留在国内——即便是留在北京、上海,也是没出息的表现。俞敏洪当年之所以能从一个贫穷的普通的北大青年教师短短几年内就成为名声在外的富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捕捉到了当时北京大学生普遍渴望出国,但市场上又没有专门的GRE、托福等培训的市场空白。而当时,一个普通的GRE培训班也要几千元——在上世纪90年代,这基本相当于一个农民几年的收入或者一个城市职工一两年的收入。

也就是说,如果你回到当年,面对国内各方面的情况,有条件出国的话,你绝对看不上国内的这几百块工资——按照当时的收入来说,很多人是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买不起汽车的。

当下的00后对个人“辛苦”的感觉,除去一开头所说的基于年龄分层的规训反抗之外,还有另外几个原因:

其一,是00后的“记忆”缺失——当然,这里说的“记忆”并不只是00后的问题,而是说任何一个人都只可能对自己的成长形成记忆并建立对世界的认知,而对于上一代人乃至于更早一代人的经历,他们是无法有“记忆”的,只能从别人的讲述或者是前一时期的文字、影像记录中加以了解。因此,00后可以基于自己的成长记忆而建立对自我和世界的评价,但却无法拥有上一代人的记忆。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用自己的“辛苦”去比较别人拥有的自己现阶段确实的东西。

其二,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00后,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向往,导致其评价出现了偏差。现在的00后,只要一提“时代红利”,必然是此前的人在一线城市扎根有多么多么容易。但即便不考虑那些“逃离北上广”或者说“北漂”、“沪漂”的失败者,但00后自出生时起接受的信息,也让他们对城市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在这些人眼里,同样是住100平的房子,在上海就是“成功”的,在武汉就是“失败”的,在三线城市就是“凄惨”的——尽管,100平的房子带来的居住体验并不会有太大差距,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房子的价格。但是,对于房子所标定的“财富”本身的追求以及背后所谓的“阶级”,00后的向往却无比强烈。

我不评价这种观念的对错,但是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与其说00后是“辛苦”的,倒不如说70后、80后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居住的环境分成一二三四线城市这样的等级的话,那么很显然,正常的“升级”应该是每一代人跨越一到两级,这样压力不会太大,且也更为稳妥。在人类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即便是在国外,大多数人想要实现所谓的“阶级跨越”,也都是先从农村来到小城市,然后小城市跨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跨到大城市,一般要经过两三代人。也就是过去中国这十几年的发展,让人有一种“虽然我出生在十八线县城,但只要我努力就能留在一线大城市”的错觉——即便不看那些北漂的失败者,在整个几百年的工业化历史上,这种所谓的“努力”就有用,也只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间窗口。

其三,年轻人对自己的高期待与社会给出的评价之间,也容易形成落差。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但社会有社会的评价体系,二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导致年轻人总是容易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超出自己真实能力的资源,这种认知与社会的评价体系互相碰撞,也会强化年轻人对自己“辛苦”的认知。

我之前在某个回答曾经引用过2000年初“蚁族”的一些新闻:

“蚁族”,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且在《蚁族》这本书上市之后,也有不少人发表过自己的感想:

1、我是光荣的“蚁族”之一,我的很多同学也都跟我一样。他们满怀憧憬的从校园走出来,有的在工作岗位上竭尽全力的打拼着,有点找不到工作朝不保夕,有地在创业的边缘徘徊。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但在“80”后的标签下显得孤苦无援。据书中说的调查结果,他们当中单身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他们对爱情、家庭也不是没有渴望的。只是,为什么?这一代是谁给我我们巨大的压力,为什么我们辛苦工作一年的全部收入,往往都不足以在这个城市购买一个房子的哪怕几平米的厕所? 理想?挣扎着过日子,内心不是没有追求的,但艰难而巨大的压力往往让我们只能考虑这个月的房租以及下个月的电话费。 离开?也不是没有想过的。回到朴素的老家,过回跟老一辈相似的日子,现在有钱人不都租地种菜返璞归真吗?老家的风景可好了,空气可清新了。但如果为的只是身无分文的回归,当初又为何要竭尽全力的考上大城市的好大学呢? “光荣”的我们,拼命的过着我们这种“光荣”的80后蚁族生活。2、读书有何用? 废纸多一张。 寄语高中生, 毕业就打工!3、本人就是一只典型的“京蚁”:大专学历,非名牌学校毕业,没有富爸、富妈,更没有什么有钱的亲戚可以依靠,全靠一人来打拼,可是大公司看重学历,所以求职大公司、好企业比登天都难;小公司待个一年半载,自己辛苦工作,却有时得到的是微薄的收入和公司领导的并不重视,对于自己想闯下一番事业的理想来说是遥不可及,于是想换个工作,希望能找到欣赏自己的“伯乐”,可是现在哪有什么“伯乐”,现在的老板招聘人才首先要分析你的简历,衡量他如何能花最少的钱雇最具“剩余价值”的劳动力,他想让你一个人给他创造三个人的价值,那是最好不过!有学历高的,有能力强的,却又对金钱“不在乎”的那些人,人家何必聘用你这个来自农村的,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呢?你是生存都有问题的人,可能在他眼里过一段时间因为生存的压力再会选择其他企业,或者是你不能给他创造他要的三个人的价值!现在的老板的眼里是大学生遍地都是,要你是给你一口饭吃,当然给你饭吃的前提还是你必须能给他创造他要的价值!真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当年的蚁族是80后,但如果把80后换成00后,其实你会发现他们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如今00后抱怨的,当年80后也曾抱怨过。只不过,那些抱怨过的80后,绝大多数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如今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第一批00后来说,由于此前的十几年大都在学校——这个最典型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度过,他们所能感受到的“辛苦”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脱节的,这一点要到进入社会几年之后才会慢慢修正过来。

回到开头所说,从那个影评人的视角下,我想年轻人与中年人、老年人之间应该有一个互相理解的通道。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要单纯只从物质的角度,认为只要给孩子或者年轻人创造了好的物质条件,他们就应该无条件的感恩——你所谓的“好的条件”是从他们出生起就习以为常的,而从小学到大学这20多年的时间,他们在人生中最有活力的年级感受到的就是来着社会各个层面的规训,而他们又没有能力反抗这种规训,所以“辛苦”是一种极为正常的感受。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缺乏对此前的“记忆”的前提下,尤其是甚至根本不了解前一代人的生活的前提下,以幸存者偏差的视角将前代人的成功完全归结为“时代红利”,既是一种极其简单和粗率的归因,也无助于客观看待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代发展和机遇变化,甚至有可能让自己错失一些本可以把握的机会。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