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表明孩子的“感统能力”差

【本文来自《12%的孩子2岁不会说话,孤独症患儿背后的“暴利行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孩子说话晚,表明孩子的“感统能力”差,这在儿科门诊中已经很常见(有的大夫估计大约有12%的新生儿会有“感统能力”差的问题(有的地区统计资料达到17%),还有一个就是弱视也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前几年,在当地妇幼保健院也听过大夫谈过这事:既有先天遗传性,也有孩子出生前母亲缺氧、早产和剖腹产的原因。

特别是孩子出生前一个月如果孕妇有缺氧或者打催产素(为让出床位提前出院),都有可能造成新生儿的统感能力差问题。在网上咨询几家省立医院的大夫时,医生也首先询问:“孕产妈妈是否缺氧,是否早产?”所以孕妇孕期不满10个月,尽量避免打“催产素”,因为胎儿小脑发育高峰期就是在产前一个多月。

       大致的解释就是:感统能力是指人的运动系统与小脑之间的神经信息存在障碍。说话晚的孩子大体上也有走路较晚或者四肢运动控制能力差。但并不表明智力就差。感统能力差的后期表现还在于写字绘画时“手不听使唤”——其实这时是很努力控制手指的。家长检查的办法可以有两种:对于2-3岁孩子,一是观察孩子上下台阶有没有“恐高”的现象,二是拿个大衣纽扣让他穿线。这两个方面都有困难的话,就可以断定孩子的感统能力差。

       一般来讲,幼儿说话晚的同时也会有四肢和手指感统度较差。也就是运动和写字有一定障碍。所以说话晚的孩子对肢体平衡和手指协调性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有意识的肢体活动来刺激小脑的感知。比如:跳方格、跑S形、学习使用筷子和拿笔书写练字和画图形等等。家庭早介入效果越好。

       孕产后期是孩子小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感统能力”差是功能性问题,主要靠出生后的康复训练进行改善。一般来讲经过专门的康复训练在4岁左右基本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在家庭也可以多跟孩子互动,来刺激孩子小脑供能。视觉差也会影响孩子说话。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先做一个医学诊断(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非医疗机构的宣传),检查确诊是否有感统能力差的问题(包括说话、以及四肢和手指的感统能力)。一旦确诊后就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一般县级以上医院和正规的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都有“儿保门诊”开展这种康复训练(不用药,但需要进行必要的按摩刺激)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根据不同的情况一般2-3个月会有明显改善。说话晚的孩子家长参考康复训练的过程在家里也可进行——语言能力即使有一点改善,也要及时鼓励孩子,这一点很重要。

      网上有感统训练的视频课程,可以找来参考。“感统能力”差不表明孩子智力差或者记忆力不够,所以幼儿的智性教育可以照常进行。

      提醒一下:对于孩子说话晚的康复训练通常都要对孩子的口舌要进行按摩治疗。此外其他方面的感统能力的康复训练内容有所不同,所以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同步进行。一般来讲,三甲医院确诊后在妇幼保健院进行的康复训练,有时会每周安排2节课:口舌和四肢运动的感统训练课。家长在观摩这些课程后参照康复课程在家里做一些辅助训练,从而增强康复的综合效果:小脑与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人的小脑发育在幼儿期仍然在持续发育中,所以康复训练越早越好,6-7岁以后效果就不明显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