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茶给我的感觉就是感觉不到热气,品味不出锅气,是一种冷淡而落漠的生活吧
【本文来自《2个外地人来广州喝早茶,怀疑被宰;广东人看后表示:这真没宰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广东早茶是久闻其名,未见真容,为的是将这一份美好放在心里,如同心底圣洁的香格里拉,当名山大川走遍,奇崛等闲看,以为人生就这样了,那时候,还有一个香格里拉。
最近有人来,于是去吃了一次点都德。我不得不承认,越是用心,越是体会不出它的美好。
大名鼎鼎的肠粉,似乎没有任何味道和香气,那么,加上一勺蒜泥香醋辣椒油,是不是会好很多?
蛋塔,似乎还没有必胜客的好吃,相当于肯徳基的那个 。
凤爪,软软松松的,但是,口感和味道呢?仿佛都没有。
还有比较多的,就是这个糕那个糕的,什么南瓜,芋头糕的,摆了个满桌,但是,如果旁边来一盘普通的四川米糕,那浓浓的米香混合着醇醇的酒香,那这些粘牙滑腻的南瓜芋头糕,又有谁吃呢?要是再摆出几碟子红糖糍粑,伤心凉粉,那岂不是人都跑到另一桌去了?
总之,这次广东早茶给我的感觉就是感觉不到热气,品味不出锅气,是一种冷淡而落漠的生活吧。
我看电视里广东人深夜吃饭那个场面,又太吓人了。几千人半夜拥过一个农贸市场,每人发一个篮子,将刚杀好的猪内脏,什么心呀肺呀肝呀,每人往篮子里面装上三五斤,然后一会儿工夫就加工好了,大家 吃得个不亦乐乎。
这个,又太猛了。
广州确实有好多地方的肠粉我是吃不惯的,感觉酱料就是普通的酱油,还是老家小学对面的肠粉,酱是用蒜头熬的略微黏稠状的,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那种香味,每次回老家必吃。
因为广东的菜品不像别的地方,总是依靠一大堆辣椒或者辣椒油,重蒜重辣,既品不出食材的真味,也把口味搞得几乎千篇一律
当你以为广东菜淡口,其实你已经被上述的那种调味搞坏了味蕾,吃不什么都得重口味,不然感觉没味道
广州确实有好多地方的肠粉我是吃不惯的,感觉酱料就是普通的酱油,还是老家小学对面的肠粉,酱是用蒜头熬的略微黏稠状的,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那种香味,每次回老家必吃。
这800多元,去大排档够撸个肚皮翻了。外地人去,就尝个鲜吧,反正我付款,我就建议去大排档。
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到了番禺,想起母亲早年多次唠叨过的番禺的早茶,番禺的海鲜…不由自主,走去尝尝!一进歺厅以为到了会场,说是礼堂也不过份吧,上百张八仙桌张张暴满,人山人海…我们下了单靜静等候,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开始是孩子坐不住了嚷嚷要走,不吃了,然后是大人脸色也开始阴沉,挂不住了…终于来了,早茶来了,我看了一下手机足足等了一个半钟头。
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碗碟摆了一桌子,话不多说开干,大人们一边吃一边称赞,鲜,真鲜!孩子们却努力加歺一声不啃,蟹皇包,叉烧包,蝦饺…依次消失。唉,原来大山之外还有这样美味的东西,地域限制了我的想象,这一次番禺早茶我们一家永远都不能忘怀!
永远思念我母亲的老家番禺,永远记得老家番禺的早茶那不同于贵州山珍的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