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功德林的沈醉和走不出围城的香港人
1960年,在战犯管理所改造了11年之后,作为第二批特赦人员,沈醉走出了功德林,因为他完成了思想改造,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新人”。2023年,在回归祖国26年之后,作为前殖民地人民,却一直在怀念留恋受殖民的日子。
同样是思想改造,为什么前者能够成功?对后者有何启示?
一.改造环境不同。
沈醉所处的改造环境封闭且简单,共产党可以尽情发挥主场优势,将自己最具优势的政工工作效果拉满。反观香港,客观的说只有这块土地是属于共产党的,而这片土地上的文教卫宣政法甚至是普罗大众都在其对立面,说是客场比赛都不为过!所以,共产党在主场所拥有的方法手段在这块地方不仅不适用,有些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二.外部势力支持力度不同。
战犯改造初期,蒋介石的势力实力犹存,国共内战虽然胜负已分,但国民党还有反攻的本钱和意愿,所以这些就是战犯们抗拒思想改造的心理支柱。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判断共产党会在美军的飞机大炮之下一溃千里,国民党反攻大陆的王师卷土重来的战犯们大有人在。但是,让所以人没有想到的是,共产党硬生生的抗住了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并把他们赶过了三八线。直到这时,所有人(除了黄维)都明白大势已定,顽抗到底只能是把牢底坐穿了。最后,除了黄维之外的战犯们就开始积极的思想改造。
所以,功德林的战犯们所受到的外部支持是间接的心理上的。
反观香港,反共反中的团体人员所受的的支持是直接的,物资支持,人员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宣传支持,理论支持,全面而深入!
三.依靠力量不同。
在沈醉的回忆录里,重点提到了一个对将战犯们思想改造最有效的方法:参观!参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长江大桥,国产汽车,各类工厂等等。在参观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让他们感受到共产党确确实实在领导着所有中国人建设着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让人切切实实的看到进步的希望!这些都是人民的新生活也是人民的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而香港呢?港人治港!靠精英,靠上层来治理香港。而这些上层精英干了什么:任凭外部势力对大陆肆意抹黑,对普通港人拼命洗脑而束手无策,直到脓包烂透糜烂一地。
四.生存压力不同。
进战犯管理所之初,沈醉因为知道自己伤天害理的事做的太多了,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不保。但在确认共产党真的不会杀他之后,生存的压力陡然减轻了。虽然还是一个阶下囚,但每天都能吃饱饭,还有营养品配给,所以除了劳动,认认真真地改造自己的思想便是沈醉们唯一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了。
但是,对于手停口停的普通港人来说,如何好好地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在没有解决肚皮问题之前,其他都是空谈。
因此,沈醉等战犯们的思想改造之所以能成功,自然有其特有的历史政治原因,但对于香港来说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
一.对于外部敌对势力必须要坚决有力的反击。在没有如同朝鲜战争那样震撼人心的事件下,对敌人零敲碎打,不断的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束缚其活动范围。
二.充分应用现代社交工具,支持国内社交软件在香港的推广和发展,抢占宣传阵地。
三.发动群众!大力推动港陆群众交流,尤其是鼓励港人北上旅游参观创业。
比如在香港开展“抽万元零花,免费游中国”活动。
1.选择在香港本地销售产品的商家开展“抽万元零花,免费游中国”的抽奖活动。(企业负责推广与来回交通费)
2.奖品一为获奖者与直系亲属每人1万人民币的旅游零花钱。(企业赞助消费券,只能在旅游目的地消费。)
2.奖品二为全国各省市精选一条旅游参观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人文,风景,工业,传统等项目。(在地食宿交通由当地负责)
3.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一档综艺节目。让抽到奖卷的人一起在镜头下选择心仪的参观旅游目的地,如果有多人冲突就做游戏决定选择权。同时,播放各个省市区的推广视频。
4.与社交媒体合作,在旅行过程中拍摄视频分享心得体会。
总之,在不能完全屏蔽外来势力干涉影响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的抓住最广大港人的眼球,扩大影响力,正面宣传内地的现实情况。
当然,思想改造是一个艰难的,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只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总会有好的成果!毕竟,中国人有的是时间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