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押中高考作文题啦!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 raistlin2017

500

高考第一天,语文考完没多久,我在微博上刷到了这样一条热搜。

500

乍一看很震惊,哪里的老师这么厉害,直接押中作文题?学生们有福了啊!

结果不是老师,更不是学生,是个演员。

500

难不成是演过的剧和作文题有关?

也不是。

单纯因为他以前说过:

“不营业的时候都在沉淀”,

沉淀总是会有好处的”。

500

又正巧。

新课标Ⅱ卷的作文出现了“沉淀”这个词。

500

这要是查重,可有两个字是一样的呢!

于是押题成功的名声一炮打响,上了热搜。

昨晚上我还在研究刚买的果汁有沉淀正不正常。四舍五入,我也押对了题。

500

被“押中”的作文题不止一道。

粉丝找出杨洋的一段采访:

“世界呢,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发光而变得精彩。”

500

说这发言正好对应了全国乙卷的作文题。

500

隔壁比亚迪的公关经理不服气。

500

毕竟他上个月转发的微博,直接引用材料原文。

这肯定比二次解读更精准!

500

对此,雷军很想说,明明是他先来的。

500

原来你们仨,就是全国乙卷的押题三宝

等等,还有第四位,肖战。

看看他是怎么押的:

“我想赢,但不是要别人输。”

500

多少有点考验阅读理解的能力,不在脑子里过几关华容道,还真想不明白。

听说他还押中了全国甲卷?

500

我们再看看:

“时间的缝隙变大了”...

500

这话和原题的关系,可能像刺猬和红毛丹。

统一的连接点,大概是都提到了时间。

以前光知道直播有擦边,

没想到现在押题也能擦啊。

500

说实话,我挺不理解的。要说押题成功,至少得先有个题吧?顺便找出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和作文题有那么点关联,就非说自己押中题?

这和“碰瓷”有啥区别?

如果他们这也算押题押中了的话,那我们甚至能押中往年所有的高考作文题。

不信我举例给你看。

这是北京卷的题目:

500

这是我们写过的:

500

500

谁说在欠债宇宙的亮相,就不算是亮相呢?

天津卷聊“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500

我们也写过:

500

500

想想每一代人,都是先“被垮掉”、再站起的。

可能这也算一种传承有序的处事作风吧。

上海卷今年谈“探索”和“好奇心”。

500

这话题我们更熟了。

光是一个人去探索陌生世界的电影,我们就推荐过很多次,百看不腻,引人深思。

500

500

极限运动不也是陌生领域吗?

更称得上是极致的探索。

500

500

在投胎模拟器里赛博重生,也可以是一种自由定义派的探索陌生世界。

毕竟仅靠我们一双眼睛能看到的着实太少,没接触过的陌生场景又实在太多。

500

500

全国卷更好押了。

500

甲卷给的材料和我们曾经的洞察不谋而合。

500

500

这比单纯提取关键词靠谱多了吧。

不满意?我们还有。

500

500

时间、互联网、现实世界,都提到了。

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到互联网,怎么不算是在虚拟世界成为时间的仆人?

我们来继续延展。

科技让打工人跑得更快,也让他们困在系统里。

500

500

又或者。

你以为AI在帮你提高效率,其实AI在替代你。

500

500

要不是我知道真相,差点以为做到了原题。

500

再看全国乙卷想讲的道理。

500

很普适,很适合让我们完成N押。

“良性竞争”是不是点题了?

500

500

“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算不算升华?

500

500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朵花,再美,它都是单调的。

同理可得,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平台,用户再多,它都是无趣的。

这下连例证都配好了,立刻就能新鲜出炉一篇规规整整的小作文。

500

不用道谢,请考生们酌情自取。

500

如果觉得不够有新意,还能另辟蹊径。

怎么不可以是一种反抗内卷呢?

就把人比作花,你把别人卷跑了,只剩下自己,那你这朵花很快自然开不下去了。

500

500

今年的题押得差不多了,再看以前的。

2022年全国乙卷给的材料是“双奥之城”北京,主题是“跨越,再跨越”。

500

我们写过很多相关内容。

从吉祥物的流行,

500

500

到金牌争议,

500

500

再到运动员的处境。

500

500

既有成绩的跨越,也有文化的跨越,更有精神层面的跨越,真是层层递进。

别人有一键三连,我们有一题三押。

再来研究这道上海题:“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500

很像我们讲过的俗世意义的成功。

人们越来越在意结果,反而忽略了通向结果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更值得铭记的东西。

500

500

当然不是人们长大后就无师自通了这点,而是被其它外部力量推动着要遵守这一点。

500

500

500

这正常吗?

至少我不觉得,也希望考生不这么觉得。

500

两年前的新高考II卷出了道漫画题,画的是“人”字的笔划走势。

500

怎么解题?

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是为人。

正巧,是我们表达过的。

500

500

最后,放一个押得最准的在这里。

500

毕竟我们公众号的名字就叫这个:

500

我们写过很多故事。

国内的,国外的。

真实的,虚构的。

有些很有趣,有些会感动,

也有些让人毛骨悚然,或怅然若失。

相似的是,变化的故事背后,往往隐藏着真实的人、真实的处境,以及更多深意。

500

500

故事是有力量的。我们确信。

500

再说回明星押中高考作文题的热搜。

500

除了离谱,还是离谱。

文字从被发明出来起,就在接受各式各样的解读。同样的文字在不同场景中承载着不同的含义,而不同的人通过题目映射出不同的自己。

因此,不管是明星团队,还是粉丝群体,拿过去说过的某句话出来强行贴题,确实能贴上。

但也仅此而已。

说过的一句话罢了,怎么算是题呢?

网友们不傻,他们看得懂。

500

结果就是热度没蹭上,反倒收获了差评。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500

500

500

一个明星营销演的剧或出的歌,就算大家看着没兴趣,也不会去吐槽,因为那是本职工作。

换成八竿子打不着的高考题就不同了,因为这些根本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啊。

既不是行业内的专家,也不是相关人士,仅仅靠一些牵强的解释发生关联,只会尴尬。

如果碰到不理智的粉丝敲锣打鼓大肆宣扬,就更糟糕,除了败坏路人缘毫无收益。

500

而当路人吐槽后,还会有粉丝冲锋陷阵,解释这热搜肯定不是明星买的,是有人故意搞事。

500

正话反话都让他们说了。

但明星明明就是公众人物啊,接受评价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不可能只面对粉丝、只听到赞美,而接受不了一丁点的吐槽和差评。

粉丝很容易忽略这点,以至于常有极端粉丝对各种批评出警,跑去争论,引发骂战。

最后为这种行为买单的,还得是明星本人。

要我说,粉丝们不必太过较真,明星是明星,你是你,你们是不同的个体。

你喜欢某个明星,并不意味着要对他的行为负责,更不意味着你们是绑定的关系。

很多人追星的初衷是为了快乐,但追着追着就忘记了初心,淹没在各种粉圈纷争里。

这又是图什么呢?

明星赚再多的钱,也不会给粉丝分一点;粉丝又何必总为了明星无怨无悔?

有这个功夫,不如多看看现实的风景、身边的人,以及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

毕竟做人嘛,还是开心最重要。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