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的越来越宽了,在校外出了问题竟然找学校,这样的事在以前从来不会发生
【本文来自《雷望红:“防溺水”工作本意向好,但为何让一线教师叫苦不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级要求政府和学校做得再多,学生的监护人不管,学校也没办法。有老师反映,防溺水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关键是家长不重视。一些学生放假回家后,爷爷奶奶就在家打麻将,如果出了问题,就找到学校。这种权责倒置的观念使得老师们越做越伤心,越做越绝望。
我也是感觉政府管的越来越宽了,学校宣传到位了,在校外出了问题竟然找学校,这样的事在以前从来不会发生,因为群众都知道这怪不到学校身上,这是以前我们的普世道德良序,那时候无论问谁肯定都会说不是学校的责任,结果政府介入破坏了这种全社会遵守的道德良序,现在事主无论问谁,估计得到的回答肯定是找学校啊,他们肯定有责任,最起码也会赔偿一部分,不赔偿就上访。
我感觉这样的问题根源不是出在教育系统而是出自政府,因为政府有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只要学生溺亡了,政府被考核的时候不达标那么肯定会把责任下放到教育系统,教育系统会一级一级下压最终会到末级的教师。近些年经常看到家长被老师搞的苦不堪言,抱怨一年下来光注册乱七八糟的账号、答题、看宣传资料什么的就数不胜数,平时还需要留意微信信息、给孩子看作业什么的,其实那些老师几乎每天1/3的时间都是处理涉及考核的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考核资料都需要有,比如班会、专题教育、家长会、教案、家访记录、远程教育学习、安全教育、防震防灾教育、批改作业也是考核内容之一,而且这些有的需要每星期都有,有的需要每月一次,有的需要每天叮嘱,就说每天提醒家长的问题,在微信查哪个家长没回复就需要多长时间?实在没回复的还需要打电话。
不止学生,成年人溺亡的也不少,政府插手管了,设置了警示牌,安排了巡查员,发了宣传单,甚至在人多的地方有的都设置了隔离网,就我看到的警示牌经常丢失或者损坏就很多,政府几乎每年都会补充一次,这些事花费了多少钱不知道,多少按照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巡查员的开支估计都不是小数目吧,一块牌子怎么也有200以上吧,有几个成年人不知道政府干了这么多的,但是他们就是趁你不注意去河边,死了还千方百计的找政府的管理漏洞,无非就是要钱,以前我们的普世道德良序就这样被现代式的法治取代了,不给赔偿上访成为了常态,更关键的是上访也考核,所以赔偿也不管是否合法了,先把上访解决了,很多上访问题就是这么解决的,因为上访的很多问题万剑归宗、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钱是万能的。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都有关联性,都有逻辑性,给自己挖一个坑就会挖无数的坑,现在填平一个坑,会出现2个3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