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八年,被老板裁了,像我这样的老员工,老板其实是不待见的

【本文来自《努力没有用。这是没出息的说法。努力,任何时候都有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长使英雄空BB
  • 哦,那么老爷子踫到过裁员这事沒?

    咋会碰不到呢。远大空调干了八年,被老板裁了。像我这样的老员工,老板其实是不待见的。拿钱多干活儿少还不听老板调度。比如说老板要上马小型直燃机,要花两个亿上一条机器人生产线。大家都赞成就我一个反对。实际上都知道这就是个赔钱货。直燃机做得越大越有效率。做得越小越是问题多。果不其然,给北京的高端客户的小型直燃机噪声像摩托车,不制冷,溴化锂溶液结晶,等等麻烦一大堆。但是大家都不反对,就我一个反对,项目搞成了没啥,如今项目失败了,找个茬把我裁了。

   我走了以后不久,远大空调的机器人就让他们跟弄坏了。我在职的时候对机器人管得很严的。每天都要维护擦拭轨道。那上面全是砂砾。我走了没人管了,可不很快就坏了吗。

   我走的时候工友们很多都来送行。说这是最好的离职方式。很多人想跑但是不敢跑。在远大空调,我除了跟老板张跃关系不好,跟谁的关系都好。包括食堂大师傅和看门的保安。离职手续我一点没办,都是工友们替我办的。我的俩徒弟,如今都有房有车自己开公司去了比我有钱。在三一重工也是一样。干两年就得走人。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湖南省

热门评论 5

  • seal4051 出来混迟早要还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8年的工作经验:
    个人情况:一般二本毕业,魔都本地人士。我2006年7月毕业,第一份工作投到国企,本着“谁Offer先来先去哪家”的原则,没办法,人穷,缺钱,就到了竞争性国企下属的一个酒店餐饮业打工。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公司以外派6个月+正式合同3年的方式签了劳动合同。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三年一签签了6年。2014年的时候已经签了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三次可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希望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对年轻人“优化”(其他都是无固定期限的,解除成本很高),就开始指派各种稀奇古怪的任务,包括一线服务员,库管,切配等。和公司其他员工关系其实也不错,特别是财务和人力一线做事儿的,最后2014年7月在他们的帮助下,算是合同自然终止,没有要N+1的补偿,但是年中、季度KPO算考核优秀,该发的奖金照发,累计起来的调休一次性休完(做了一个静脉曲张和膝盖的小手术用)。那年我知道要被“优化”然后广发简历,个人最倾向于做业主代表,虽然工资不高但相对稳定,重要的是当时几个业主代表岗位离家特别近。后来,我裸考上岸了...因为当年机关公务员招考顺手报了名考了试然后就过了。此时上实也发了Offer,决定谁的录用通知先到就先去哪家。最后是公务员局通知先到,那我就先去。
    总结:一、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因为自己和别人关系不好,而单位裁人纯粹就是看用人成本,8年用人成本非常高又没有达到无固定期限这种,所以从经济性角度来说就是你用人成本太高,尽管从理性角度来说应该看成本/效益,但并不是所有老板都能作出理性决策,仅仅看到了成本支出,这对一个单位来说其实很有害,因为人力是最大的资产资源而非成本。二、请和同事搞好关系(注意,是融洽而不是迁就),因为老板和资方不能决定一切,还是要通过下面一层一层传达落实,你和他们关系好了,无形中就能把老板或资方的对抗力量一层层消解掉,在社会上的确是“多一个人,多一条路”。
    三、一点点运气。很多情况下所有条件相同一个成了另外一个没成,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guan_16311765751229 小眼睛看大世界尽识真假善恶美丑
    哈哈!您这就和三国时投在袁绍名下的谋士田丰的命运啊!田丰反对袁绍讨伐曹操,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而以许攸为首的其他谋士则赞成袁绍灭曹,最后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田丰在袁绍启程前苦口婆心劝说袁绍放弃灭曹计划,并说此去必败,于是袁绍把田丰下了大狱。后来,袁绍果然兵败官渡,管牢狱的狱卒给田丰贺喜,说袁绍回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先见之明,然而田丰说:主公若是胜了,我尚可得到重用,于今主公败了,我必死无疑啊。果不其然,袁绍在回来的路上就下了处死田丰诏令。
  • bollzch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通病,一个企业成功后,围绕老板的都是口舌生花之徒,你敢讲真话,从上到下都厌恶你,然后找个由头就把你开了,所以古代那些士大夫就发明了一句成语,和光同尘,换朝代没事,豪绅家族可以延续好些个朝代,要不是碰上黄巢这个楞头青,估计中国现在还是那屌样。
  • guan_16311765751229
    哈哈!您这就和三国时投在袁绍名下的谋士田丰的命运啊!田丰反对袁绍讨伐曹操,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而以许攸为首的其他谋士则赞成袁绍灭曹,最后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田丰在袁绍启程前苦口婆心劝说袁绍放弃灭曹计划,并说此去必败,于是袁绍把田丰下了大狱。后来,袁绍果然兵败官渡,管牢狱的狱卒给田丰贺喜,说袁绍回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先见之明,然而田丰说:主公若是胜了,我尚可得到重用,于今主公败了,我必死无疑啊。果不其然,袁绍在回来的路上就下了处死田丰诏令。
    这种情况不是孤例,我也有类似例子。反对技术总监的方案,认为其它执行方法更好。项目失败后,就直接被干掉了。没有在国有企业或者外企干过,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内部都存在这类现象,也就是项目失败领导不担责,底下顺着领导的没事,就事论事反对的反而有事。尤其是搞技术的,认为自己是提正确意见,就事论事,最后下场是最惨的。
  • 犯犯 犯错犯傻,人之常态
    问心无愧,或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1
最热 最早 最新

  • cco
    全部楼层
    几倍的鱼
    真服你。
    如果是国企一定会被批为体制问题,私企不会有。
    这种封建时代玩关系不作事从五四时就被批为中国落后原因,要中国人反思的中国式关系,你也能洗白。
    岳飞被批不能体会圣意死有余辜也是这样来的吧
    国有企业要的是稳定:人员结构稳定(不能没有你就转不了)市场稳定(3块100片的东北制药维C没有利润也要生产) 社会稳定(控制社会财富,承担社会责任)
    看清楚题主的描述环境,看清楚我的阐述环境,你的思伟跳跃能力很强,拥有年轻的资本。
  • guan_16311765751229
    哈哈!您这就和三国时投在袁绍名下的谋士田丰的命运啊!田丰反对袁绍讨伐曹操,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而以许攸为首的其他谋士则赞成袁绍灭曹,最后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田丰在袁绍启程前苦口婆心劝说袁绍放弃灭曹计划,并说此去必败,于是袁绍把田丰下了大狱。后来,袁绍果然兵败官渡,管牢狱的狱卒给田丰贺喜,说袁绍回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先见之明,然而田丰说:主公若是胜了,我尚可得到重用,于今主公败了,我必死无疑啊。果不其然,袁绍在回来的路上就下了处死田丰诏令。
    太形象了
  • 全部楼层
    guan_16711564112474
    一群人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时候有不同意见再正常不过:出去吃饭去哪一家,火锅还是湘菜?去旅行上山,爬台阶还是坐缆车?回程坐高铁还是飞机?其中必定有一方的意见不被采纳的。

    如果最后搞到完事后拆伙,那肯定是过程之中埋怨不断或者耍脾气不配合,下次去玩就不会找他了。
    举的例子不恰当哦。对有的技术人员来讲技术是立身之本,而老板总是我要怎样怎样,且有不少人(包括搞技术的)总是拍马屁(反正老板出钱,损失算不到他们头上),弄得老板就像伟光正一样,此类事我就碰到好几次,当然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先下手炒老板的鱿鱼,溜之大吉。
  • 今夜扁舟来决汝 愿你精彩,愿我勇敢
    真实性存疑。罗生门反转的多了。
  • 全部楼层
    梵净
    说是这样说的,但干起来特别别拗,最多也就能干的是修修补补,尽量减少点损失,最终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尽快提桶跑路😀!
    一群人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时候有不同意见再正常不过:出去吃饭去哪一家,火锅还是湘菜?去旅行上山,爬台阶还是坐缆车?回程坐高铁还是飞机?其中必定有一方的意见不被采纳的。

    如果最后搞到完事后拆伙,那肯定是过程之中埋怨不断或者耍脾气不配合,下次去玩就不会找他了。
  • 每日摸鱼大王 摸鱼软件工程师
    guan_16311765751229
    哈哈!您这就和三国时投在袁绍名下的谋士田丰的命运啊!田丰反对袁绍讨伐曹操,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而以许攸为首的其他谋士则赞成袁绍灭曹,最后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田丰在袁绍启程前苦口婆心劝说袁绍放弃灭曹计划,并说此去必败,于是袁绍把田丰下了大狱。后来,袁绍果然兵败官渡,管牢狱的狱卒给田丰贺喜,说袁绍回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先见之明,然而田丰说:主公若是胜了,我尚可得到重用,于今主公败了,我必死无疑啊。果不其然,袁绍在回来的路上就下了处死田丰诏令。
    没办法,虽然是对的,为公司好,但这解构了老板的权威。
  • guan_16311765751229
    哈哈!您这就和三国时投在袁绍名下的谋士田丰的命运啊!田丰反对袁绍讨伐曹操,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而以许攸为首的其他谋士则赞成袁绍灭曹,最后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田丰在袁绍启程前苦口婆心劝说袁绍放弃灭曹计划,并说此去必败,于是袁绍把田丰下了大狱。后来,袁绍果然兵败官渡,管牢狱的狱卒给田丰贺喜,说袁绍回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先见之明,然而田丰说:主公若是胜了,我尚可得到重用,于今主公败了,我必死无疑啊。果不其然,袁绍在回来的路上就下了处死田丰诏令。
    天龙八部萧峰在牢里化用了这个典故
  • 全部楼层
    离经叛道的纸老虎
    我最讨厌的就是和光同尘这个词,在我看来叫同流合污更贴切
    和光同尘本来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解决方案……
  • 这种事很多,一般大家会劝同事表面赞成和和气气私下去劝解,这样双方面子都过得去
    然而老板搞一个重大科研项目,没有和科研技术小组咨询可行性,直接在大会上表决通过,其实更离谱
    这要么是老板一言堂,要么就是这同事已经被排除出了决策层,其他人已经和老板处在一条战线
    如果这只是老板一言堂那真就早走早好,如果是这同事没听到风声被突然袭击,那么就去下个单位总结教训吧
  • 拽哥毛哥的信徒
    我是觉得你情商太低了。
    pua不是好习惯。
  • 打江山用能人,坐江山则用近臣,企业上升期间,同甘共苦,上下一心,似乎所有困难都能一跃而过,同患难易,共享乐就难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老子天下第一,歌舞升平,顺我者昌,功臣旧将纷纷离散,大船千创百孔,忽喇喇似大厦倾,一根稻草压垮百年基业,正应伟人词:人间正道是沧桑
  • cco
    领导都是有很强的自负心里且拥有决策权 你只有建议权 同时你所能看到的问题 领导也能看到 有些话说一遍就行 没有人响应时就要收回自己的意见 让你孩子同意你的观点还需谆谆教导 一个拥有决策权的人 被你在大会上唱反调 不搞你搞谁 大型企业需要的是站队能力和执行能力 在其位谋其政 任其职尽其责
    真服你。
    如果是国企一定会被批为体制问题,私企不会有。
    这种封建时代玩关系不作事从五四时就被批为中国落后原因,要中国人反思的中国式关系,你也能洗白。
    岳飞被批不能体会圣意死有余辜也是这样来的吧
  • 全部楼层
    长门僧
    怎么说呢?从个人角度来讲,估计这位先生也不愿意昧着自己的良心说话,从公司角度来说,在这个项目上最终也赔了钱,但是老板决策的当时爽了。
    老板能成为老板,是因为在关键节点的重大决策多数是对的,所以有自信心。实际上,这是在赌运气。作为员工,你是不需要对这个项目的结果承担最终责任的,而且你既然只是个员工,就说明你在人生关键节点的重大决策多数是错误的,或者就根本没有过能改变你命运的关键节点的重大决策需要你去做,既然如此,顺大溜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说到这里,想起了软银投资阿里巴巴,这是软银最成功、最赚钱的项目,但也只有这一个,在他更多的投资项目中,失败、一般的居多。
    人生,就是看运气。
    原来作员工就是人生失败了。
  • seal4051 出来混迟早要还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8年的工作经验:
    个人情况:一般二本毕业,魔都本地人士。我2006年7月毕业,第一份工作投到国企,本着“谁Offer先来先去哪家”的原则,没办法,人穷,缺钱,就到了竞争性国企下属的一个酒店餐饮业打工。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公司以外派6个月+正式合同3年的方式签了劳动合同。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三年一签签了6年。2014年的时候已经签了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三次可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希望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对年轻人“优化”(其他都是无固定期限的,解除成本很高),就开始指派各种稀奇古怪的任务,包括一线服务员,库管,切配等。和公司其他员工关系其实也不错,特别是财务和人力一线做事儿的,最后2014年7月在他们的帮助下,算是合同自然终止,没有要N+1的补偿,但是年中、季度KPO算考核优秀,该发的奖金照发,累计起来的调休一次性休完(做了一个静脉曲张和膝盖的小手术用)。那年我知道要被“优化”然后广发简历,个人最倾向于做业主代表,虽然工资不高但相对稳定,重要的是当时几个业主代表岗位离家特别近。后来,我裸考上岸了...因为当年机关公务员招考顺手报了名考了试然后就过了。此时上实也发了Offer,决定谁的录用通知先到就先去哪家。最后是公务员局通知先到,那我就先去。
    总结:一、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因为自己和别人关系不好,而单位裁人纯粹就是看用人成本,8年用人成本非常高又没有达到无固定期限这种,所以从经济性角度来说就是你用人成本太高,尽管从理性角度来说应该看成本/效益,但并不是所有老板都能作出理性决策,仅仅看到了成本支出,这对一个单位来说其实很有害,因为人力是最大的资产资源而非成本。二、请和同事搞好关系(注意,是融洽而不是迁就),因为老板和资方不能决定一切,还是要通过下面一层一层传达落实,你和他们关系好了,无形中就能把老板或资方的对抗力量一层层消解掉,在社会上的确是“多一个人,多一条路”。
    三、一点点运气。很多情况下所有条件相同一个成了另外一个没成,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guan_16711564112474
    讨论的时候可以反对,但是如果形成了决定,就要尽全力执行,不能因为自己反对就置身事外不出力,甚至盼望着它失败。
    很多人做不到这点,被开也是很自然的。
    说是这样说的,但干起来特别别拗,最多也就能干的是修修补补,尽量减少点损失,最终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尽快提桶跑路😀!
  • 私企老板(不管这个老板是不是一个成功的老板)要的是奴才,他(她)们最怕的是手下具有独立思维。
  • 离经叛道的纸老虎 强者做他们能做之事,弱者忍受必须忍受之苦
    bollzch
    这是通病,一个企业成功后,围绕老板的都是口舌生花之徒,你敢讲真话,从上到下都厌恶你,然后找个由头就把你开了,所以古代那些士大夫就发明了一句成语,和光同尘,换朝代没事,豪绅家族可以延续好些个朝代,要不是碰上黄巢这个楞头青,估计中国现在还是那屌样。
    我最讨厌的就是和光同尘这个词,在我看来叫同流合污更贴切
  • 您走后,公司停摆了吗?地球还转吗?
    对庞大机器来说,每位员工只是一个部件,除非您是“启动键”,但……那是老板!
  • 讨论的时候可以反对,但是如果形成了决定,就要尽全力执行,不能因为自己反对就置身事外不出力,甚至盼望着它失败。
    很多人做不到这点,被开也是很自然的。
  • 全部楼层
    狗熊喝咖啡
    这种情况不是孤例,我也有类似例子。反对技术总监的方案,认为其它执行方法更好。项目失败后,就直接被干掉了。没有在国有企业或者外企干过,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内部都存在这类现象,也就是项目失败领导不担责,底下顺着领导的没事,就事论事反对的反而有事。尤其是搞技术的,认为自己是提正确意见,就事论事,最后下场是最惨的。
    搞技术的人的通病是谁也不服谁,而且认死理!厚积薄发,如果是那块料,就主动寻找机会自己干,不是那块料,那就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活。任何情况下,少说话,多做事。不要争功,特别不要表现的比老板还要聪明。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是有原因的。有技术不一定能特别成功。单论技术水平,N多博士生还在给不如自己的人打工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