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接替美国扛起“全球化”的大旗!
作者 | 天涯补刀
我相信很多人或许有一个疑问: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2020年拜登上台后并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的“错误”政策,相反,拜登继续滥用“国家安全”对在美中企进行疯狂打压……中国为什么不学着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在中国的美企进行打压,为什么不把它们也撵出中国市场?
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在不停“呼吁”,要求政府采取类似手段把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众多美国企业撵出中国。
但是中国并没有那么做。
苹果手机确实是一个高端手机,它的性能是所有手机中最高的,目前苹果手机最新版本iPhone 15采取的是3纳米和4纳米的芯片,即将上市的iPhone 16采取的可能是3纳米的芯片。中国所有智能手机芯片都达不到苹果手机的水平。
但是,大家也知道,高端手机并非必需品,3纳米、5纳米芯片的苹果性能固然很好,但是14纳米芯片的手机也完全可以用——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手机能用微信、玩游戏、看视频就可以了,14纳米芯片的手机就够用了。
事实上,很多高端制造都不是必需品:没有苹果手机,小米、VIVO也可以用;没有悍马汽车,奇瑞也可以用;没有波音,高铁也可以替代……
高端制造固然好,但是中低端制造才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用得到、用得起的。
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中低端制造也都是美国货。
比如,洗发水潘婷、飘柔、海飞丝;护舒宝;汰渍、碧浪等,都是美国宝洁公司的;中华牙膏是欧洲的联合利华公司的,但它的背后却是美国资本;另外,还有什么可口可乐、肯德基、必胜客等都是美国的。
哈尔滨啤酒有名吧,其实它也是美国企业的——2004年美国酿酒商安海斯公司(AB)收购了哈啤99.66%股权,并把哈啤公司私有化。
……
美苏争霸时期,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中国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好,但是后来苏联逐渐的走上“社会帝国主义”道路以后,想要控制中国的军事,中苏之间开始“交恶”,苏联开始打压中国……
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失败以后,在与苏联争霸的过程中处于下风,为了共同对抗苏联,中美之间开始合作……
不久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时候,那时的美国可不是现在的美国,那时的美国不仅仅高端制造非常厉害,中低端制造也是“独步全球”的,所以很多从事中低端制造的美国企业趁机进入了中国。
很多美国资本进入中国的时间太长了,逐渐的“本土化”,导致我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们是美国货。
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以后,中国进行了反击,但是反击的力度是比较小的,仅仅只是对原产地在美国的一些商品进行了加征关税。
苹果、悍马等高端制造,海飞丝、飘柔等中低端制造,没有它们,我们也可以有其它的替代,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对它们发起制裁?为什么没有把它们撵出中国?
我们以苹果手机为例。
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如果中国对苹果手机进行制裁,那么苹果立刻完蛋。
为什么?
我们来看看苹果手机的产业链就知道了:苹果产业链涉及的上游产业就有80个,下游产业8个,这些都是由众多中国企业提供的。而在众多上游产业中,仅仅只是电子元件这一项,又涉及上游产业54个,下游产业299个。
大家想想,如果中国禁止任何企业向苹果手机提供商品和服务,你说苹果还能活得了吗?那时,苹果想要找到替代,难度之大就不说了,恐怕成本要翻倍还不止。
都能用微信、看视频、玩游戏,一台苹果手机要2万,但是一台小米只要2000,你说大家会选择哪个?
你的性能好,价格稍微贵点,那么大家还能接受。但是,你的性能就好那么一点,价格却贵得离谱,谁还买你的。
美国动用整个国家力量都打不死华为,为什么啊?
不仅仅华为自己努力,更是因为华为的背后有数量极其庞大的中国中低端制造企业在支撑它——虽然核心的高端芯片我们还没有突破,但是可以用中端芯片来替代,而其它部分华为完全不害怕美国的制裁。
美国的高端制造呢?
美国的高端制造很厉害,这个我们承认,但是中低端制造美国真的不行了,中低端制造的技术含量虽然不那么高,但是你想要健全完整的工业体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如果你仅仅为了苹果手机就去发展完整的产业体系,那么成本会高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中国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而且把每个产业都几乎做到了极致,成本降至其它国家根本无法与之竞争的程度。
所以,如果我们对苹果手机发起制裁,我估计苹果手机大概率就活不了。
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对苹果手机“下手”呢?为什么没有对在中国的众多美国货下手呢?
事实上,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非但没有打压在中国的美企,甚至还在鼓励美国企业来中国投资。
中国为什么还在欢迎美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啊?
因为它来了中国以后,就不可能再离得开中国——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各种配套。
或许有人会说:外国企业来中国,肯定是要赚中国人钱的啊,那样我们岂不是要亏了?
这个问题需要你站在什么角度看了。
我们依旧以苹果手机为例。
2022年苹果手机的营业额为3940亿美元,其中在大中华地区的营业额为742亿美元,仅占18.8%。
苹果手机的生产线几乎都在中国,每年给中国政府纳税就按20%计算,另外雇佣中国工人,人工成本也按20%计算……大家算算这个金额有多少?
当然了,数据不是这么简单计算的,苹果手机表面上给中国政府缴纳的税收没有那么多,但其实很多税分散到中国零件供应商那里了——由中国零件供应商给国家纳税了。
一个美国企业把公司搬到中国,用中国的零件、中国的工人,生产制造了5件商品,其中4件卖到其它国家了,你说它为中国提供了多少的税收和就业?
如果我们把这个企业撵出中国,国产商品能够替代国内的那一件商品,但是国外市场的份额它能替代吗?
再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我们村子里面啥也没有,但是很多企业都来我们村子里建厂,不但给我们村子缴纳了大量的税收,而且让我们村所有人都有了工作,你说我们该不该把这个企业撵出我们村子呢?
美国政府拼命的要求美国企业回美国建厂,它们为什么都不回啊?
就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廉价”的中低端配套了。
美国资本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不仅仅表现在技术上,还表现在政商关系上。
试想:就算中国出现一个能与苹果力敌的企业,它就能完全替代苹果的地位了吗?
你产品再好,你得卖出去才行啊。
华为手机再好,能卖到美国市场吗?华为手机再好,欧洲一个国家说禁售就禁售了,但是你看到哪个国家敢禁售苹果手机了吗?
看看抖音国际版的kTikTok吧,你把公司设在美国、雇佣美国工人、数据都由美国人掌管,美国都一样禁止它的存在。
美国资本拥有的不仅仅是硬实力,还有强悍的软实力——他们比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拥有更强大的政商关系、他们更懂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法律等。
那些底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积累起来的,是美国资本在世界“耕耘”上百年才积累下来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美国资本的力量。
现在的美国正在逆全球化,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无法逆这种大势,但是我们必须要继续加大开放力度,必须要扛起“全球化”的大旗,因为我们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独步全球”的中低端制造,我们需要借助美国资本的力量继续把中低端制造卖到全球——苹果将手机卖到了全世界,而苹果手机除了核心的芯片外,还有很多中低端配套,这不就等于苹果帮我们把中低端制造卖到全世界了吗?
当然了,美国资本也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才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因为中国已经和2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9个自贸协定:
正在谈判的有10个,正在研究的有8个:
与美国的“闭关锁国”相比,中国正在进一步加大开放步伐。
中国和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自由贸易,中国商品除了有“廉价”的优势,更有关税的优势,这对美国资本无疑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有人总说什么印度、越南等有可能代替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我们就不说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了,就连关税优势它们都没有——印度连全球最大的自贸区RCEP都不敢加入。
没有加入自贸区,就算你的商品成本比中国低,但关税这一项就可能让你产品失去竞争优势。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中国和那么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会不会让我们重蹈美国的覆辙,也导致我们的产业空心化?
中国与那么多国家和地区签署“0关税”的自贸协定,肯定会有一些产业链比较简单的企业会搬到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想要发展,肯定也是给其它一些国家“让利”的,但是我们有掌控力。
为什么?
因为我们有体制的优势。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银行、电力、能源等都是私人的,所以美国政府几乎没有能力制衡企业。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国企控制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对企业的制衡能力非常强。
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强大吧,但是各自还不是拿出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了。
你以为它们是“心甘情愿”的?
不心甘情愿也没用,因为中国对资本的控制能力非常强,除非你不要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市场了。
没有哪个中国企业会傻到为了赚别国的钱而放弃国内这么大市场的。
所以,我们不用担心特朗普那种“让美国企业回美国建厂,它们就是不回”的窘境。
独立自主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需要独立自主外,还需要借助所有能借助的力量。
美国资本就是我们可以借助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