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不幸发生时,总有人赶紧来落井下石?

我爸老家乡下,每次有人出了意外,院门口常围一群人。

能帮忙的,会站得近些,去安慰家里出事的人,帮忙出主意,送点自家东西。

帮不了忙的,站院门口看热闹。

院门口最招人烦的一类人,大概是这样:一边踮脚看看,一边以吃亏者为反面教材,挑刺,跟周围教授处世之法,指点世道人心。

“倒霉是倒霉格,个么总归是他哩自家不对……为啥是他哩倒霉,我哩就没有事情?你看看,啊,幸亏我哩唔不犯这种事体……”

我小时候不太喜欢这类人,后来长大想想,大概明白了:

他们所以招人烦,不止因为落井下石这行为,还因为他们看似散漫的指指点点,其实是精准地选择对象来落井下石。

大多数这类恶意,往往隐含着这样的逻辑:

“你吃了亏,完全是因为自己倒霉;所以你该改变自己,迁就之,屈从之。没做到,那就是你的错。”

有部分旁观者对受害者挑刺个一二三四五六七,不无自我暗示自我说服的心态:

“你遭罪,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我要显得自己很聪明,不会做错→只要不做错,坏事就追不上我→你看你可不就比我倒霉了吧?” 

乍看似乎全不考虑到:受害者本身比较弱,本身已无回旋余地了。

当然另一种可能是:

他们早已明白,受害者已经身处弱势,无法转圜了,所以大可进行一番攻击——有时还带着“怒其不争”的招牌,以便将落井下石合理化。

鲁迅先生有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出自《摩罗诗力说》,用来说拜伦:

“重独立而爱自繇,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此诗人所为援希腊之独立,而终死于其军中者也。”

即,“怒其不争”,也不是在旁乘机打击受害者,说风凉话。

到44岁时,鲁迅先生说过了这段更著名的句子: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这段话极精彩又极准确,而且又不止适用于当时。

因为看惯了欺软怕硬弱肉强食,甚至自己就是类似行为的受害者。

于是习惯寻找其他靶子,精准地寻找弱势者,来落井下石;这份精准,体现为“专向孩子们瞪眼”——这里的孩子,也可以指代其他弱势受害者。

当然事后想来,这种打着“作为旁观者,说句公道话”的风凉话,已算是给面子了:毕竟都是熟人,四邻八舍看在眼里,最多嘴上痛快痛快,还要点脸。

最恶毒的人,会四处猎取可攻击的对象,落井下石,“又向别的孩子瞪眼”。所以每次不幸发生时,他们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

为什么呢?

十年前吧,读过个报告,有位叫卡萨马拉的先生说:

怜悯与同理心的基础,是自身经历与环境中,相对的公平、善意与安全感。

得不到这些的人,多会因为焦虑与缺乏安全感,采取极端手段来发泄失望。

我觉得,这也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形容:

因为一直处在被人瞪眼的环境里,一生过在愤怒中;所以也要对别人瞪眼,一直愤怒下去。

大概,许多“嘴那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的案例,皆适用于此。

所以要四处猎取新的弱势对象,好第一时间落井下石。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