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不能搞“造城运动”、盲目扩张,但规划要有前瞻性

【本文来自《昨日昆明官方一纸“严正声明”, 牵出中国“造城运动”的一大悬案|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比如,我国几百个资源型城市在完成了历史使命或资源枯竭后大都衰落。

本质上,城市的兴衰是资源聚集和流动的结果。资源包括自然禀赋、历史文化遗产、人口、产业等。另外,地缘政治的变迁也是决定城市兴衰的主要因素之一。唐宋以前,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都在开发较早的黄河流域,之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南方迅速崛起,包括长安、洛阳在内的北方大都市全都走向衰落。

资源的聚集和流动有自动的(自然的),也有被动的(人为的)。如果一个地方有安居乐业的条件和机会,人口、产业就会聚集于此,城市就会发展壮大,反之,人口和产业会流出,城市就会走向衰落。比如扬州,因为有大运河,又处于南北交通要道,曾经繁华了上千年。后来海外贸易兴起,其地位才逐渐被苏杭取代。我国262座资源型城市基本上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一些重点城市到今天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加持。

又比如,一些内陆城市,由于交通条件改善,也很快成了开放前沿。西部的西安、重庆和成都,因为有了中欧班列,已经和中亚、西亚和欧洲实现互联互通。随着中南半岛泛亚铁路网的建设,云南很多城市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城市规划和发展,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能盲目扩张,以免出现“空城”,造成浪费,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墨守成规。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政策调整是必须的,城市规划也应该与之相适应。甚至,根据发展的潜力,适当超前规划也是必要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