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子为什么可以在空中漂浮,而其它的大部分分子却不可以。

1.1.1       空气分子的特性

空气是地球上大多数的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虽然我们知道气态的空气分子是漂浮在空中的,但是很久以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和发展,人类始终都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

要想找到空气可以漂浮的根源,我们必须了解空气分子的结构特征。目前的理论知识已经告诉我们空气分子大多是双原子核结构,也有一些是三个原子核的结构。我们在修正后的原子核模型理论中提出了电子环理论:任何的两个原子核结合时,如果它们所能束缚的电子的动量范围存在交集,则它们之间可以产生共有电子环,然后利用共有电子环对双方的束缚力进行结合。而任何的共有电子环的结构特征都符合一个特点:任意两个原子核通过共有电子环结合到一起时,电子环的轨迹并不是两个正圆相切,而是一个复杂的类似于数字8的形状。在这个复杂的数字8形状的共有电子环轨迹中,电子的数量和密度是时刻变化的,因此,受电子环中电子约束的原子核受到的约束力,随着电子密度的变化也是时刻都在变化的。原子核受到的约束力的变化导致了原子核位置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表现在原子核的位置是时刻都在变化的。而电子的轨迹是受原子核约束的,因此原子核位置的变化又会导致电子轨迹的变化。所以总体上来看,原子核好像在振荡,又好像在无序的抖动。

原子核的振荡幅度或者抖动幅度受多方面的影响,电子环中电子的密度如果足够大,那么原子核受到的束缚力可以近似的看作是不变的;或者,如果原子核的质量足够大,那么原子核的位置受电子环中电子密度的变化的影响就比较小;反之,原子核振荡或抖动的幅度就会比较大。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物质,不是电子环中电子的密度比较大,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因此大部分的物质中的原子核的振荡都不明显,这样的物质在属性上比较稳定,例如大部分的岩石类、金属类物质。自然界中还有一小部分物质的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小,并且电子环电子的密度也比较小,因此这类原子核的振荡幅度非常的大。很显然的是所有的在常温下表现为气体的物质就是这一小部分物质。它们的特点是,原子核质量比较小,且电子环中电子的密度比较低,因此常温下它们的振荡幅度非常大,分子之间依靠共有电子环形成的束缚力不足以抵抗分子的振荡所带来的拉伸,所以空气分子之间很难形成稳定的共有电子环。

虽然空气分子之间不能形成稳定的电子环,但是它们不停的振荡,不停的与周边遇到的任何空气分子试图形成共有电子环,然后在分子的振荡拉力下又断开,然后再次与其它的分子形成共有电子环,然后再次断开。

为了理解空气分子的行为,我们现在打一个比方:在一个空间内有几十个站立的人,我们让这些人按照特定的位置站好,这些特定的位置满足这样的条件:当每个人都张开双臂的时候,恰好可以接触到自己左右的两个人的手,并可以与之握在一起(不考虑难度与姿势);而站立在自己面前和身后的人的手则可以抵触到自己的胸部和背部,并从自己的胸部和背部获得支撑。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一定的频率,不停的张开手臂,并与接触的手握到一起;或者,在张开的时候在所接触到的同伴的胸部或背部上获得支撑,并坚持一定的时间。那么,即使此时在这些人的外围,有一些人在试图按照一定的频率推搡这些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如果每次推搡的时候,被推搡的人都恰好张开了双臂,并通过握手或从前面或后面的人胸部或背部获得支撑,而且获得的支撑力大于受到的推搡力,那么这些站在外围的人就无法通过推搡来改变这些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的位置,也就无法压缩这些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所占的空间。

如果外围站立的人的推搡力度不断加大,但也仅限于使这些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的手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弯曲,那么,这些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所占据的空间,会按照手臂弯曲的程度而进行一定的调整,但依然获得了一定的空间占位。只有当外围的推搡力度大到可以使所有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的手臂都无法再通过任何方式的支撑获得多余的空间占位时,这些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才会被动的收缩所占据的空间,直到所有的人身体都依靠到一起。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空气分子的行为,它们快速的与任何遇到的其它空气分子形成共有电子环,然后断开,然后再形成,就好比上面分析的阵型中的按照特定位置站立的人,不断的通过张开手臂并通过与别人手握手获得支撑一样,这些原子核之间一旦形成共有电子环,它们之间就可以获得相互支撑。对于振荡频率极高的空气分子来说,断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近似的认为,任意时刻,任意空气分子之间都有共有电子环进行支撑。而共有电子环的支撑意味着空气分子通过共有电子环获得了空间占位,任何的空间占位都意味着空间中有一部分空间体积被占用,因此空气分子通过共有电子环占用了空间体积,对于其它的空气分子的加入来说,只会获得更多的体积空间。

1.1.2       总结

空气分子虽然在不停的振荡,但是和周围的其它空气分子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瞬间,它们之间都可能会形成共有电子环,这种暂时的共有电子环关系虽然短暂,却是在不停地、连续地进行的。

由于低温导致的液态,空气分子也是在不停的振荡,只不过振荡的幅度降低了,同时分子内部共有电子环中的电子密度也降低了。

由于高压导致的液态,空气分子也是在不停的振荡,但空气分子内部的共有电子环中的电子密度可能会增高。

只要空气分子之间可以形成共有电子环,那么它们就不会全部重叠,它们就会形成空间占位。因此空气并不是真正的漂浮在空中,而是因为空气分子数量庞大,它们通过不断的形成共有电子环,不断的向外扩张而导致的漂浮的假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