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补补”又一年——长尾缝叶莺丨花颜鸟语

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开设“花颜鸟语”专栏,既是生命世界之窗,又荟萃自然体验的点滴故事。惟愿她为自然世界代言,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惟愿她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封存自然足迹。

在《天生坏种、生娃弃养,它是这样的鸟类?》一文中,我们在描述借巢寄生的八声杜鹃时,提到了它的“冤大头”寄主缝叶莺属鸟类。凡是被八声杜鹃寄生的缝叶莺,基本逃脱不了子嗣被“谋害”的命运,境遇悲凉。不过,并非所有缝叶莺都面临被寄生的命运。有学者在研究八声杜鹃的寄生行为时发现,它在栗头缝叶莺(又名栗头织叶莺)巢中的寄生率仅为1.4%。显然,巢寄生行为并非缝叶莺属鸟类生命长河中的大概率事件。那么,除去被寄生的部分,缝叶莺又是怎样的鸟类呢?这次,我们来聊聊长尾缝叶莺。

其貌不扬

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 sutorius)隶属雀形目扇尾莺科缝叶莺属,体长仅9-14厘米,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莺。其羽色以绿、白为主,背部、两翼及尾均为橄榄绿色,腹部为白色,扇动双翼时可明显看到灰白的双肋,大面积的绿色让其与植物枝干互为融合。而相对于全身较多的冷绿色调,让人瞩目的是其头顶的一抹暖棕以及肉黄色的双脚,为其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顾名思义,长尾缝叶莺的尾部特别长,繁殖期雄鸟由于换羽尾部会更显延长,成鸟尾巴长度占总体长的一半要多。除去尾巴,它的身子并不大,特别当其蹲立于植物枝干时,身体呈现一种小巧而圆润的形态,让人心生怜爱。值得注意的是,长尾缝叶莺雌雄鸟相似,但雌鸟尾部较短,繁殖期间尾部也并不延长。

在大自然芸芸众鸟中,长尾缝叶莺的“长相”可以说是极为普通,并无“姿色”可言,但其实,它也有属于自己的风姿魅力。

500

长尾缝叶莺

真实版“雀跃”

长尾缝叶莺常单独或成对出行,有时亦见3-5只的小群活动,常在树枝叶间、灌木丛、草丛,甚至是地上活动及觅食。它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蜘蛛、蚂蚁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同时具备“马死落地行”的觉悟,在食物匮乏季节也会吃少量的植物果实和种子果腹。其叫声自成风格,但颇为单调,常发出“匹欺、匹欺”或“叽哟、叽哟”的哨声。

长尾缝叶莺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鸟类,精力极为旺盛,常整天不停地在枝叶间跳来跳去,或飞上飞下,或从此树飞到彼树,常常乐此不疲。人们常用“雀跃”来表达高兴的情绪,却鲜少追问“雀跃”是何种形态。长尾缝叶莺的行动方式,就是一个行走的“雀跃”的代名词。首次围观它的动作时,像是一场跨时空的情感交集,也是一场“原来如此”的顿悟——你会突然明白为何千百年来古人能编出“雀跃”这样一个词汇,明白为何这个词汇能用来指代人类的欢喜。那么,长尾缝叶莺是如何演绎“雀跃”这一动作的呢?它脚细身圆,视觉上像穿着蓬松的芭蕾舞衣,“脚步”极为轻盈,行走的方式与跳跃无异,每一步都像是踩着芭蕾的舞步;其尾部时常上扬及轻微摆动,给人以“高兴得尾巴都翘起来”的洋洋得意之感;加上活动时嘴里不间断地发出鸣声,像极了人类手舞足蹈、奔走相告的喜悦场景。这种欢乐的场景具有极强的感染性,让围观的人也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500

长尾缝叶莺

缝叶为巢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对于那些在地上挖坑(如燕鸥)或铺几片树叶(如雉鸡)或叼几根水草(如水雉)便能作巢的鸟类,长尾缝叶莺的筑巢技术可谓一骑绝尘。它主要以缝叶作巢,这也是其命名“缝叶”之由来。虽然“针线活”如今已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以这项劳动的精细程度推之,很难想象竟然有鸟类能成为其“跨界”的传承者,但长尾缝叶莺确实做到了,而且业务技能还相当出色。

到了每年4-8月的繁殖期,求偶成功的长尾缝叶莺便开始物色位置隐秘、安全且合适的树叶筑巢。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植物叶片都能入其“鸟眼”,长尾缝叶莺一般会选用较大、革/纸质的叶子作为其理想居所,如芭蕉、苹婆、对叶榕、柚木、山姜等植物,数量通常1-3片不等。筑巢工作基本由雌鸟承担,对于如芭蕉般的大型叶片,一般一片便已足够,雌鸟会先将叶子卷起来,卷成长长的袋状——以此作为“房子”的主体结构,再用灵巧的喙和爪将树叶两边缘对齐,而后以喙作针,以蛛丝或植物纤维(如禾本植物的须根、甘蔗根、木棉树花絮等)为线,衔着蛛丝等在叶片的边缘“穿针引线”,把大部分边缘缝合起来,留下可以出入的“门口”。而对于相对较小的叶片,则采用2-3片不等,筑巢时也是将其合拢成袋状,将两或三片叶子的每处边缘进行缝合,留下出入口。“房子”缝合后,雌鸟便会衔来羽毛、草叶、苔藓等既柔软又可保暖的材料铺垫在巢内,形成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有趣的是,为了将风雨的侵害降到最低,长尾缝叶莺会将叶巢的位置调整得稍微有点倾斜,以达到防雨疏水之效。

500

1片叶子筑成的巢(范宗骥 摄)

500

长尾缝叶莺的鸟蛋

缝叶莺的“君子之盟”

长尾缝叶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鸟类,主要栖息于山脚和平原地带,其并不排斥人类,能较好地融入人类环境,喜欢在村旁、果园、公园、庭院等小树丛、人工林的灌木丛中活动,在与村庄城镇仅一步之遥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里尤为活跃。

就缝叶莺属鸟类而言,近缘鸟种的繁殖季节常常互为重叠,而且营巢习性极为相似,那么,身处同一地域的两种近缘缝叶莺是否会因此而进行“恶性竞争”呢?据学者对广西弄岗地区长尾缝叶莺和栗头缝叶莺的巢址选择研究发现,64个长尾缝叶莺的巢中有60巢见于林下村庄(剩余4巢见于山脚阔叶林),47个栗头缝叶莺的巢中有44巢见于山脚的阔叶林(剩余3巢见于林下村庄),重合率极低,综合营巢生境、营巢树种和巢材选择等多方面分析比较,推测长尾缝叶莺和栗头缝叶莺很可能主要通过营巢点的不同和巢址的分化来分割资源以缓解种间竞争。显然,“君子之盟”比“煮豆燃箕”更有利于种群间的生存发展。

2016年,长尾缝叶莺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

寻找长尾缝叶莺的巢

虽然长尾缝叶莺的巢址非常隐秘,但出于对子嗣“鸟身安全”的紧张,长尾缝叶莺夫妇有时会做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举动。在长尾缝叶莺雌鸟孵卵时,雄鸟常作为“移动哨点”在离巢不远处活动,一旦发现有人闯入鸟巢的安全范围,便会放声鸣叫,紧接着雌鸟亦会从巢中飞出;而在育雏期反应更为激烈,若发现有人在巢址附近站着不动,雌雄鸟还会轮番扑近人的身边打周旋,无论人们怎么赶都不愿远离。一旦掌握了长尾缝叶莺的这种习性,便可知该种情况下附近肯定会藏着长尾缝叶莺的巢穴。这时,我们可以注意观察周围的阔叶植物,重点观察不透光、叶子重叠部分,然后观察叶上是否存在白色的排列小点,若有,则为其巢穴无疑。

500

寻找长尾缝叶莺的鸟巢

结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中的母亲用一针一线把对游子的爱倾注于衣物之中,让人动容。而小小的长尾缝叶莺也用一嘴一“线”密密缝补,为子嗣缝制出温暖而充满爱意的巢穴,在这一刻,人类与鸟类的情感通过“针线”得到互通。

春夏之交,正是长尾缝叶莺营巢育雏的高峰期,若您有幸发现其精美的叶巢,而被长尾缝叶莺夫妇“驱逐”时,请尊重它们的行为,不要去打扰和影响它们,归去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用“无为”来为生物多样性作出人类应有的贡献,做一个文明的爱鸟护鸟使者。

500

长尾缝叶莺喂鸟

参考文献:

1. 黄秋丽, 王龙舞, 杨灿朝,等. 长尾缝叶莺和栗头缝叶莺的巢址选择比较[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0):5.

2. 黄秋丽,王龙舞,杨灿朝,等. 八声杜鹃在两种缝叶莺巢中寄生繁殖[J]. 动物学杂志,2015,50(5):790-794.

3. 魏思睿. 鸟类筑巢材料的调查研究[J].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3(9):2.

4. 陈铁铮. 如何寻找缝叶莺的巢[J]. 生物学通报, 1960(07):6.

5. 杨元昌. 金丝燕与缝叶莺[J]. 生物学通报, 1957(10):28-30.

照片未注明的均来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志愿者谭永梅摄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