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情| 长江后浪推前浪

回复1

  • 90年代是美国相对军事实力达到历史巅峰的时期,地平线上没有像样的对手,作战行动将主要围绕着美军空中打击力量对敌方地面重兵集团的空袭展开。
    美军预计对方为数不多限的先进制空战斗机和重型防空导弹将很快被F-22扫荡干净,JSF面临的主要威胁将是数量庞大的高机动性野战防空系统,次要威胁是偶尔漏过F-22截击线的敌方前线战斗机,JSF的隐形设计因此将重点放在了击败机动式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战斗机的火控雷达上。受到天线尺寸的限制,上述雷达普遍在厘米波段工作以获得足够的角度分辨率,相应JSF的隐形设计考虑的主要是对厘米波段雷达信号的控制。另外由于敌方的指挥控制体系将在JSF上阵前被F-22,巡航导弹,B-2隐形轰炸机等打垮,JSF只需对抗孤立无援的野战防空系统和少量战斗机,不必挑战完整的防空体系,因此不必像担负高风险的纵深打击任务的F-22和B-2般追求全向隐形。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和战场遮断任务时,位于飞机飞行方向上的防空系统构成最大的威胁,因此F-35的前向隐形性能设计的比较到位,厘米波段的雷达反射强度在负30分贝水平,足以使常规的野战防空系统雷达彻底失效。采用锯齿形处理的尾喷管能够有效地降低厘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确保F-35在完成攻击后安全撤退。
    F35的隐身屏障主要集中在正面27度的一个角内。主要对付的雷达波段是C,X,KU波段。侧面隐身没有,后向对付X波段都仅仅及格。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