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这也是在国内常常听到的,羡慕日本公司基层的稳定性。但这和民族性没有太多关联,和国家的政策和社会普遍认知有密切关系。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比日本就业还稳定,国家包分配,保养老,老子退休了儿子甚至能够顶替。但工作效率没有,人浮于事。
    日本在战后,实行了年功序列,终身雇佣的制度。这一制度确实保证了日本企业的人才稳定性,对日本经济腾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企业的这种大锅饭越来越制约创新,制约人才的发展。当日本老一辈创业者逝去后,新的经营者都是这种论资排辈,终身有保证的人接班后,日本企业和欧美,中国,韩国等企业的竞争中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
    日本企业有个词叫”Yes man“。这是日本上班族最明显的特点,对上司只有Yes,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行动力慢,混日子,不愿承担责任等。
    现在日本社会已经开始反思,日本很多企业已经在改变这种”稳定性“。但形成的多年普遍认识,非短时可以改变的。

回复1

  • 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有招聘的么?你辞职到哪找工作去?那时还是实行档案工资,企业间调动会给你涨工资么?国家包分配,上山下乡也算分配工作么?保养老不也是发给你退休金么?老子退休了儿子甚至能够顶替,毛时有顶替么?但工作效率没有,人浮于事,工作效率是由人和设备决定的,毛死时国有大型企业的设备能落后国外几十年吧?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