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粒子”的吹嘘,我一看就摇头

  • 你就别吹了,杨又不是绝对的首创,早十几年的克莱因和稍晚的肖都有类似的想法,只是最后都像杨的理论一样沉寂了。因为这种su(2)规范场论头上压着四座大山:1.前提的合理性,也就强子的同位旋守恒不简单对应真正的规范不变性。2.规范粒子质量问题,要靠后来的对称自发破缺机制来解释。3.正则量子化疑难,要靠法捷耶夫用路径积分方法解决。4。可重整化问题,是人家特霍夫特解决的。杨当时甚至狼狈到被人当场问B场规范粒子的质量而无言以对。是70年代标准模型的建立赋予了Y-M理论新的生命,这是常识。杨先生作为非阿贝尔场论的主要先驱者当然有他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他对具体模型的研究不甚正确,而且也没有完成这个理论。至于什么上帝秘密这种基督教煽情的东西就少说吧。

回复2

  • 我觉得您这个观点就很有意思了。照您这么说,只要不是自己一个人原创做出来的模型,贡献就都可以忽略不计喽?
    场论的大厦又不是一天建成的。谁都有尴尬的时候,当年弱中性流问题不也是打了半天仗么。
  • 童鞋,能够做到格物致知的人都会不自觉采‘自然神论’的世界的观倾向,比如爱因斯坦。

    我不敢说自己格物致知,不过,恰好我是个中国人,天生知道“六合(时空)之外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在我这里‘上帝’和‘自然’是同一个东西的一体两面,老子把这玩意儿叫‘道’,他显然不是个‘人格化’的上帝。

    最后,给舟舟同学送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只学不思,别人自然就替你思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替你思的人’是‘谁’‘谁’‘谁’,你自己是‘谁’‘谁’‘谁’。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