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大同强奸案的几个疑问 8.1万
- 2 性侵案两大裁判规则 3万
- 3 老婆天天吵着要养狗 6.6万
- 4 特朗普还有什么牌? 22.5万
- 5 听风的蚕内容可信度高吗 4.7万
- 6 韩企申请饺子外观专利 16.1万
- 7 她身上却穿着中国靓衣 17.8万
- 8 中国最新预警机 14.6万
- 9 消费将爆发? 11.8万
- 10 大同中院审判长答记者问 25.6万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阿凡达违背飞龙意志强行骑跨,怎么判 评论 273 赞 109
-
2我反对婚前性行为,男孩们要好好学法律,女... 评论 211 赞 41
-
3“失落的日本”究竟有什么魅力?还如此吸引... 评论 185 赞 12
-
4有些理解山西大同案双方的抽象操作了 评论 174 赞 31
-
5日本的街道真的干净,干净到变态的那种,另... 评论 142 赞 4
-
6大阪世博会大翻车!印度日本彼此分担 评论 90 赞 112
-
7刑事律师们对订婚强奸案这个判决怎么看?这... 评论 89 赞 9
-
8开眼了:法国就是这样增强军力的啊 评论 86 赞 32
古代中国社会更依赖团体(家国情怀)的原因是中国社会更高的人口密度,需要面对更大的资源约束,只有农耕社会才能供养如此多的人口,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大规模的人口治理能力,农业基础建设是农耕型政府的必修课,统一管理的群体意识就会不断强化。
同理,古代欧洲人口密度低,人均资源丰富,不需要基础设施百姓就能依各地资源禀赋生存下去,欧洲被“一块封底一种文化”的多样性铺满;平原上纵横的河流便利了交通,交易与贸易催生出重商主义,这也是封地间互通有无的必要条件,由此集齐了欧洲人骨子里的坚持个性和交易属性。
丧葬文化,以死见生,逝去的是死者,操办的却是生者,用播种死者肉体的形式,去保育凝聚生者意识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