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村干部想回到取消农业税前,继续干“要钱要命”的工作……

  • 这篇文章贺老师写的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理论。
    一、村干部以前的工作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代价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水平是极低的,包括村居干部在内的农村人都不想回到从前,都向往美好的日子。
    二、现在这种状况总体是正确的方向,一是目标正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组织实施科学,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促进村居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目前的状况,对村居干部压力大,也是对的,当老爷谁都想,资本也想躺着赚钱,科技创新难不难?创业创新难不难?金融博弈难不难?开拓国外市场难不难?协调组织难不难?村居干部主要干的是一些执行的活,在组织层面是最容易做的工作,规定动作最容易,创新工作才是真的难。
    四、解决这种问题,要向前看,不能埋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日益增长,不能埋怨工作难做,我以前搞农业产业工作,就常讲,困难是常态,机遇是偶然,我们需要作正能量创新。
    1、宏观层面优化。
    将县域及以下主要定位为人服务的经济,村居干部作为为人服务的经济需要的公共服务能力优质人力资源,成为生产力的组织者和服务提供者,将现有村级集体经济等明显与村居发展能力和需求不符的事项提升到上级统筹。
    2、村居的数量优化。
    按为人服务的经济所需要的人口集中度模型和人口再生产的需要合镇并村,减少村居数量,这个建议已经得到宏观层面重视正在执行落实过程中。
    3、村居服务人力资源优化。
    一是村居干部的服务能力提升,要善于利用我们党的组织优势,在均等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基础上和当地社区的现状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为人服务的经济业态。这种服务能力提升主要通过换人换脑两种方式进行。
    二是公共服务专业化,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需要组织化的专业能力,要在县域形成公共服务专业化能力,比如医疗,就要强化县域公立医院。
    五、总结,我国的社会现代化水平正在飞速发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种有效措施正在积极尝试,贺老师,许多事不尝试怎么知道,社会发展的阈值在哪里?更好的方法在哪里?

回复9

  • 吴敬中WJZ “站起来!不准跪!没有人值得你们跪。”
    那么您又在村镇里干过几年呢?
  • 黯果汁 不扣帽子,求同存异
    作者的意思可能是上级的官僚政策都要基层落实,所谓千条线都要穿到这里,矛盾也容易在这里,只能应付差使,村民的需要只能向后排,各种优化只能体现在纸面上
  • 多下基层走走,每年一个月,一个月走十来个村子,或者在一个村子里待半个月也行。
    就少了高高在上的老爷态度了。
  • 您是专家,也可能是大专家,但还是犯了不注重调查的老毛病。现在转给基层层层加码的任务和项项考核的工作,实质没有几个是真正为百姓服务着想的,大部分是为完成任务而做的形式主义,是让上级看到。贺老师是在基层经过调查的现实基础上总结出的能反映真是民意民情的论点。不是您们坐空调屋里想当然的假大空地喊口号。。。看看为什么基层现在京访那么多吧?
  • 说的好!
  • 你大概是搞宏观的吧?去当个村支书或者去蹲点一年看看?
  • 没钱没权,没人理你,办不了事,只会要求村里出钱出人应付各种考核,对村里的问题,上级解决不了,村干部都要没人当了。
  • 纯粹放屁,根本没在农村呆过
  •      一、  更需要往前看的是,中国必将走向智慧社会,现在许多看似形式主义的工作,其实是以后智慧社会的算法和阈值的基础,比如社区居民健康的事宜。
         二、更接近现实的情况是,主要是村居干部的能力与人民日益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许多被喊着“形式主义”的工作,如果有能力落实,是极大的发展,比如村民文化需求,确实有需求,但现实到村居干部这一级都以形式主义落实的,组织都懒得组织,比如党建,经常有村居干部都认不全党员。
           我们党是自觉型政党,政治理想坚定且崇高,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党的引领,任由自发发展,把资本主义的道路重复一遍,横向比较我们的同一人均GDP水平的国家,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就是美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不一定高似我们。这是好事,对干部要求高,向前自觉前行是好事,不能否定,作为党的一员,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出更好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建议,让发展更有效一点。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