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中国普通人吃的水平是世界最高了?还有哪国不错?

  • 地主吃得好不好呢?我太爷爷家就是地主。
    我大爷长身体的时候,吃了半个长工给的菜盒子,什么是菜盒子?皮是小麦面掺豆面小米面杂面,里边是野菜馅加些肉碎,烙成的半圆形馅饼,收麦农忙时,劳动强度极大(现在的小年轻估计已经无法理解有多大了),所以主家要给长短工都要吃好吃饱,那天中午吃菜盒子,长工除了窝头随便吃,还有三个菜盒子!这当年可不得了的!因为我太爷爷自己全家除了重体力劳动陪全程的都不吃的,全家只要是后勤老弱都喝稀的啃窝头。有位长工其实也是一位本家我叫二爷爷的,看我大爷可怜,就自己拿的三个里撕了半个给他,结果嘴里有肉味,被我太爷爷闻到了。。。
    爷爷打孙子有多狠?高中不读了(当年这个跟现在读博似的),投国军去了,然后被俘虏,变成共军。。。一路过长江后来退役,直到解放后很久了,全国都晃荡遍了的人,还跟我太爷爷很生分。
    我家是什么样的地主?中等吧,不能算小地主,不到一千亩地,就这,地主本人除了过节接待客人或者劳动强度过高一年都不吃肉和细粮。
    其实地主吃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就很传神,尤其那个富农家舔碗的习惯,虽然恶心,但真实啊!

回复31

  • 雪夜闭门懒读书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你说的这种情况有,还很多,但范围应该界定为小地主。省吃俭用,攒钱买地或者供子女读书。他们一般不脱离劳动,也知道爱惜民力。虽属地主阶级,也不过比贫农强一些,白嘉轩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大地主,是没这一说的。我本家大伯母,娘家是地主,几十顷地。换算一下,就是几千亩地。家里使奴唤婢不说,我这位伯母的父亲,我随堂兄们称外(音卫)爷的,与家祖父交好,家祖父称他五少,我小时候曾见过面。他二十多岁了,还雇奶妈子吃奶,我怎么都无法相信。
    后来读《史记.张丞相列传》,说他,“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这才相信。一个老掉牙的糟老头子还吃人奶呢,何况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少爷?
    地主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推翻,这是社会进步。现在美国那么多土地,那么多农场,却有那么多为了吃饭去卖血的现象,合理吗?美国人早晚会觉醒,早晚也会走上打土豪分田地的道路上来。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追求公平正义已经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全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 东海野人 不息为体,日新为用
    所谓长工吃的比地主儿子还好,只有“收麦农忙时”!这样的日子一年有几天?
  • 我奶奶定性是工商兼地主,她小时候吃一个家里卖的包子都要挨揍的
  • 老牛忙不忙 转圈冒蓝火的喷子
    当雇工有肉吃,当地主没肉吃,
    这地主不是白当了么?
  • 哈密瓜谈历史 读史,明智、明理、见性、坚心!
    地主有很多种当法……
    葛朗台是个吝啬鬼,不代表他不压榨穷人。
    要我说:越是这种吝啬鬼,压榨穷人越狠。
    每一个地主的发家,都伴随着别人的斑斑血泪。
    地主们的地,是怎么来的?
    是别人心甘情愿买给他们的?
    中国的真大一统王朝,只有宋元在立国之初,没有搞均田免赋这一套。
    大地主们,之所以能田连阡陌,都不过是巧取豪夺。
    花钱买地?
    花了多少钱?
    人家为什么卖地?
    自耕农们,都是好吃懒做、不求上进,心甘情愿给人当佃户?
    你别逗我了!
    当然了,地主家里有好人,无产者也有流氓无产者。
    我老家,在革命时期,许多革命者是地主少爷出身。
    我爷爷,也是被他好吃懒做的继父,赌博输了卖掉的。
    但是,你要搞清楚,什么是绝大多数?
    也要搞清楚,为什么有地主家少爷,要去革命造反?
    须知:只有背叛阶级的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 解放前,河南小麦亩产是一百斤左右,如果按你家一千亩算,单麦收就十万斤,加上秋收也十万斤,一年收粮二十万斤,按百分之五十分给佃户,还有十万斤,再除去征粮五万斤(这五万斤多多少少会给些钱),这么粗略一算,你祖上有你讲的那么拮据吗
  • 咸吃萝卜淡操心 80后分清
    我听我外公说他祖上也是大地主,我问有多大?他说比刘文彩只会过之而无不及,听说盘剥手段那叫一个空前绝后,自己平时连水都舍不得多唱一口,就是把金银珠宝放地窖里堆着。后来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吓得把所有金银珠宝趁着夜里丢河里了,外来我外公兄弟十来个个个都穷得很,问他们为啥不想办法赚钱把日子过好点?他们回答说盘剥来盘剥去成天算计怎么压榨穷人到头来全丢河里冲走,还不如坦坦荡荡过个穷日子,小时候记得我外公那叫一个能说会唱!全公社所有传统活动他都是领头的,而且全是即兴吹拉弹唱。
  • 咸吃萝卜淡操心 80后分清
    你太爷爷的事儿你都能编这么出神入化?佩服佩服!
  • 所以地主才是生产力最大障碍😒
  • 宜和 葆历安达勤蕴
    小时候听我奶奶说地主家晚上用香来照明纺线,钱一点点攒起来,就买地,成了地主。平时生活是真的节俭。
  • 不要说解放前我们80年上高中住校一个星期吃一次红烧肉都已经很奢侈了,上大学在校门口吃一碗肉丝面都很难得,下馆子还是读研究生期间有钱同学请客。
  • 犯犯 犯错犯傻,人之常态
    一千亩,大地主,解放后,没被镇压?
  • 你说的是实情,但不是全部实情,太片面。
    这里有一个逻辑硬伤,既然地主吃的还不如雇工,那么何必拼命买地当地主?去当雇工多好啊。
  • 永葆赤子之心 坐井观天心滞留,井壁坚牢人成囚。
    地主开会了?!
    都是地主,长工呢?
  • 地主者,富裕农民,有权势的豪绅,有背景的大户。在传统中国农村,它的礼仪、社会规矩是极其完整和严丝合缝的。基本的一点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皇权、宗族、儒家、乡谊等结合的社会体系。其中,勤俭、勤劳是最基本的要求,是高尚道德的体现之一,所以农忙要挥汗如雨、全体劳动,颗粒归仓。在外不管干什么,回乡要回归应有的角色,五里外下马,进村按照辈分礼数到位。落后乎?先进乎?
  • 我听我外公说过,以前的一般小地主家其实也不富裕,还是省吃俭用的,跟我们的固有印象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力太低造成的。
  • 革命意义上的地主,指的是地主阶级。这个阶级放到现在就是房地产租赁阶级,该阶级完全不参与社会劳动,而是靠土地租赁寄生吸血维生。这与个人人品无关,是社会机器的组成部分。不管你是否参与劳动,你的收入如果有房租这一块,那么这部分收入就是新地主阶级带来的。
  • 又在洗白地主阶级了!
    话说:这些舔碗的行为,是不是这些富人故意做出来的呢?
    毕竟,高调的炫富,肯定会引起旁人的仇视,而在那个年代,官府可没有能力24小时X365天保护地主和富农的安全,再说官府对这些地主和富农的财产,也是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这些人不低调点,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地主和富农的财产以及势力,还有效力和底蕴,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如家族中培养的嫡子,中举出仕了,这就是实现阶层跨越了),能养得起家丁和打手之后,就晋升成豪强,作恶毫无顾忌、不讲吃相的就是恶霸,讲究一点的、灾年救济邻里的就变成了士绅。
    所以,楼主你所说有一千亩土地的地主,正是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往上,他养不起家丁打手,往下他再怎么苦,但终究衣食无忧,能请得起长工给他种地,也能供养得起子弟读书,不至于被上层看轻。
    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他们是剥削阶级中的一分子。
    如果是知道这内情还要洗白地主,那是坏。
    如果不知道这内情在洗白地主,那就多研究一下历史,不要人云亦云!!
  • 当年地主阶级的划分标准是:自己不劳动,家里有大量土地并出租给他人耕种,经济主要收入来自土地收租。
    当年富农阶级的划分标准是:自己参加劳动,家里有土地并出租给他人耕种,经济收入来自土地租金。
  • 你太爷爷这样的地主就是旧中国很典型的“省吃俭用吃苦耐劳”致富的,凭良心说,确实没有剥削过谁,但是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不可能去一个一个地甄别,哪个地主该“改”,哪个地主不该“改”。一律分田到户,穷苦农民只有分到了土地,才会激起革命的热情,这一点,在电影“回民支队”,美国作家威廉辛顿所著的“翻身”里面说的很明白。黄仁宇教授说过,中国不动大手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而国民党没有这个魄力,因为国民党城市气息太重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