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5条
-
人均居住面积中国并不少,拿东京说事,那你是真的无知!东京其实一半的人不在东京住而是在在周边城市,所谓的独户建不少面积只有不到100平方米。中国人与外国人习惯不一样,国人喜欢居住在市区,哪个国际大城市(国际标准是100万人口)普通人在市区住独户建的?你愿意去开车需要2小时的郊区住吗?所谓的别墅没什么配套,买个酱油都得开车跑高速。中国人主要集中在三分之一的国土上,人口密度是非常大的,还要保持耕地面积,别想多了。
说70年产权的人,就是无知!到70年能收你的房子吗?你知道物权法吗?你愿意每年缴纳市价1.5%以上的房产税吗?多读书有利于成长。 -
你自己知道你再说什么吗?
-
2022年6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人均住房面积为35.2平方米,但是东京市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8平方米。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是36平方米(农村人均45、城市27,都是包含公摊的建筑面积),其实相比日本也差不多,而且日本市郊很多房子是木制的,为了防震。其居住感觉是不如中国农村的砖房都。
美国我们是比不了的,美国的个人房子面积相当大,100-300平米都很常见,但是美国大部分个人房子都不是混凝土砖结构的,而是木板和复合板材料的。因为美国房产税较高,混凝土房子价值高,木房价格低,能少交很多房产税。(当然美国城市中心的公寓楼还是混凝土的)。简单来说,美国是富翁才住得起混凝土的大别墅,普通人只能住木制的别墅。
所以,如果给你100平米的混凝土房和300平米的美帝木制房,你选哪个。
-
如果连这个都解决了,世界上就几乎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国家了。 这个问题和生育率一样肯定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难题,确实非常考验执政智慧。
-
你没考虑到,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分布极不均衡,多数人口挤在东部。相对来说,日本虽然人均土地少,但是人家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居住。美国就更不用说,除了少数沙漠地区,可居住的土地太多了。
-
差不多2亿亩土地就就可以实现全民别墅,1亿亩新增土地可以实现大平层,我们道路你还不够特别容易堵车。
-
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是3成,,,你去跟日本学 ?
-
看看美国房子,实际上只有一年产权,叫不出房产税,就把你的房子拍卖了
-
你要说洛杉矶大区那确实有不少独栋的房子,但洛杉矶都会区想找个独栋房子只有去比佛利了。东京和伦敦也是差不多,核心区域根本看不到什么一户建或者独栋。
-
你糊涂了吧,那是房地产开发商搞了一大堆人均都有好几套房子了,只是可惜全是高价房,买不起啊
-
做为一个30年业内经验的人告诉你,两点明显错误:
1、现在的住宅70年产权实际上是条件延续的;没有任何费用。
2、东京和伦敦也不是一户建、连排和独栋为主;而是多层和高层公寓为主。 -
想住城里的别墅自己努力。或者市中心50km开外的镇子上买一套,反正水电网气都是通的,配个电车通勤成本也不高。
-
又见一户党,跟你这么说吧,武汉市郊区,100多万200多万的别墅多的就是,就是市中心一套两居室或三居室的价格,能够买得起别墅的人多的就是,但是,我们同事,只要买了别墅,不仅是在同事间给人的印象就是吃饱了撑的(附庸风雅、装有钱人),而且自己也没有不后悔的(上班远、配套差、无增值、不好卖等)。所以那些整天叫嚷一户的人,我建议检查下自己的精神是不是有问题,什么东西偏执了都是病,比如太讲究干净了那就是洁癖,一种精神病
-
伦敦的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
各个国家城市居民,只要住在市区的(不算市郊),包括富人在内,基本都是住公寓(有钱人住豪华公寓),市区可没多少地供你建别墅。中国城市市郊一样建有很多别墅,只不过一方面中国人爱热闹,另一方面市内生活要比市郊方便得多,所以,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喜欢在市区购房。对爱热闹,喜欢交际的人来说,在远郊住别墅,未见得就比住在市区高楼里幸福。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说,高层建筑可大幅减少通水、通电、通气、通网、通路、供热、排污、绿化、快递、垃圾回收,以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
中国人用6个钱包为21世纪前20年的基建和经济发展买单,由于土地垄断买到了高价低质的房子,这种模式不会再继续了。
-
但是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是36平方米(农村人均45、城市27,都是包含公摊的建筑面积),住房拥有率96%,即使是收入最低的20%人群,住房拥有率也高达90%。
-
我和妻子两人退休后,在女儿家对面小区买了一套公寓自住,既解决了帮忙带孙子,又解决了老人与年轻人饮食口味难协调的问题,现在两个孙子都长大了,打算卖掉我的住房,去离城较远的地方买一套别墅养老,却遭到女儿女婿的反对,理由是他们不方便照看两边的老人,希望我们住的离他们近一点😀😀😀
-
“一户建或者连排或者独栋才是主流”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城市这么玩,是有前提的:城市住房用地相较人口密度来说较为宽裕。你说的东京和伦敦,居民住房主流都是公寓楼。
-
个人认为,未来可以提高别墅群,增加税收,富人有钱,可以消费容积率更低的别墅!
热点
- 1 医学培养时间与医生收入 7.5万
- 2 特朗普关税战大祸铸定 7.3万
- 3 全世界都在等美国的五月 7.5万
- 4 日本未来天皇频遭偷拍 5.1万
- 5 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 13.5万
- 6 毛主席为何一生警惕特权 12.9万
- 7 医学生培养时间能缩短吗 4万
- 8 大学生人才 海归精英 5.9万
- 9 董袭莹学位论文遭质疑 10.1万
- 10 4+4不止一个董小姐 11.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指责4+4的人没有专业常识 评论 275 赞 3
-
2饶毅再发文:医学培养的时间与医生收入 评论 241 赞 23
-
3我一天半斤酒,算不算酒鬼? 评论 213 赞 20
-
4中国对美国信号作出回应:可以谈了 评论 126 赞 13
-
5中国人都明白,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绝对不... 评论 120 赞 26
-
6董明珠不放心留学生里有没有间谍,她放心格... 评论 59 赞 2
-
7为什么火车晚点没有赔偿制度? 评论 56 赞 1
-
8印巴最新战况!巴基斯坦成功逼退“阵风”战... 评论 48 赞 13
唯独这个房子,明明是世界最强的基建能力,最强的建材生产能力,普通老百姓却住着容积率3.0,车位配比严重不足,只有70年产权,租售比高达1:700的房子。这个可不是人口密度的问题,东京/洛杉矶/伦敦的人口密度都高,一户建或者连排或者独栋才是主流。太影响幸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