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思政做不好思政,需要整个人文社科领域的改革和突破

  • 从你的提问可以看出,你一直在机械的、教条的看待问题。
    如果一个股份公司,只剩下你所谓的资本独大的话,结局就是倒闭。

    你提出的,关于工农阶级话语权的问题的前提是工农阶级没有话语权。现在他们没有话语权吗?
    你提出的,关于权力和资本合并形成新的阶层。这个新的阶层形成了吗?

    再进一步,你说“人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至少是天性之一”
    你难道不知道,“人的无私是也与生俱来的,也是天性之一”

    无私和自私是共生共存的一对矛盾。
    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无私,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私。
    一个人如果去践行绝对的无私,结局就是饿死。
    一个人如果去践行绝对的自私,结局就是毁灭。
    无私和自私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无论你相信与否
    与生俱来的“无私”,天生就是,与生俱来的“自私”的克星。

    人类如果没有生俱来的“无私”,何来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

回复1

  • 所以根本分歧还是在于对人性的认识。(撇开话语权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以及权贵阶层是否形成的现实不谈)
    从生物演化的进程来看,如果一种生物“无私”的天性占据主导,则必然被淘汰,已经不存在于这个星球。
    从演化的结果来看,只要极少数纯群体动物的少数个体表现出完全无私的特征,如蚂蚁、蜜蜂等,它们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一个母体诞生的功能性个体,此时它们的存在完全奉献给蚁后蜂后,以小集体的利益为他们存在的价值,而对应的是个体存在毫无意义,不能繁衍后代。
    人类和其它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无私”的特征,个体之间有合作的现象,是因为合作能促进个体生存状况的改善,即最终还是体现在个体存在价值上的。
    所以这种无私始终是第二性的,处于人性的次要地位。(当然不否认有极少数理想主义者有完全奉献的行为,这里牵涉到人类受“存在价值、人生意义”等等抽象概念的认可之上,他们所求的是另外一种价值认可)
    对此,古语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并非什么贬义,而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
    从社会现实来看,也是如此,一个相对完美的社会制度,必然是能够稳定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社会。靠少数人的奉献不可能维持社会的长久繁荣,是不可持续的。客观社会中最常见的反倒是唱着“无私奉献”高调的,常常行着最大的自私,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所以,还有那么一句话,圣人死大盗止(当然也可以对此话进行其他解读)。
    看不到本质,人就会流于肤浅,会迷糊。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