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思政做不好思政,需要整个人文社科领域的改革和突破

  • 现在思政课不好做,主要矛盾是内外不统一,造成了撕裂和混乱。
    我们现在的社会,运行的就是资本主义,最起码牵扯到经济这一大块的,绝大多数逻辑都属于典型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
    但是因为历史的惯性,我们思政课同时继承了西方的叙事,和社会主义叙事,现在又加入了传统中华文明叙事。这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不统一,割裂感。
    然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党中央研究理论的成员,拿不出解释当下的合格理论,只能任由各种思潮泛滥,交织

回复15

  • 思想领域确实需要改进,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娱乐圈少了统一的,正确的观点!
  • 你理解的不对,再多读读
  • 从理论上这一条已经错了。即便在当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资本、也有资本家,但并没有资本主义。主义是啥东西,是标准,是指导思想。整个社会架构是围绕着这个指导思想而建立的。中国是这样吗?
    如果中国是资本主义,那本来就是“高净值人群”的理想国,他们还往外跑个啥劲儿。


  • “我们现在的社会,运行的就是资本主义,最起码牵扯到经济这一大块的,绝大多数逻辑都属于典型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你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资本主义的本质
    你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不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中,的确存在资本和各市场要素之间的一系列问题,这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解决的。这也是作者提出的问题之一。但市场经济绝不等于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初级阶段必然会有一些资本主义的痕迹。
  • 后来经济上出现混乱,那么就不存在其他的
    西方社会出现各种大富豪没啥可说的,别人的社会本来就这样。这却在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不少十亿美元级以上的富豪,甚至数量加起来比西方社会少不到哪里去
    这根本就没办法去解释,所以只能装看不见越解释就越乌




  • 就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底有什么问题?“全心全意为***”实际口是心非。有些问题可能是禁区,限制了问题的剖析。当年邓公搞改革开放,发展就是硬道理,搁置争议,一心求发展,那才是马列的精髓。
  • 拿不出解释当下的合格理论,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这个还在延续。
  • 在我看来这三者的最大公约数是民族主义和反腐,这也是过去10年的政治正确,但,还不够。
  • 至少10年之前“通三统”就是热门学术话题了,也就是融会贯通你说的三种主流思潮西方资本主义,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社会主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但那时觉得三统都对中国快速发展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三者共存还为社会提供了张力和弹性。但现在,快速发展不再,甚至透支了部分潜力,外界环境在恶化,张力变成了分裂,弹性变成了迷茫,这个需求也变得急迫起来了。
  • 我们思政课同时继承了西方的叙事,和社会主义叙事?哈哈哈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是西方来的
  • 关于当今中国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的评价,不能认同!中国经济实质上是被帝国主义,是典型的被殖民经济。
    财富及人才的大量外流,是被殖民经济的典型特征。
    同时贬损中华民族的国内文学艺术家们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拿奖,而得奖的诸位竟然还能因此在国内名利双收,这明显也是被殖民地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典型特征。
  • 你胆子粗,老汉我佩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已经被证明了是科学,但世界发展到今天,而马克思已经逝去一个多世纪了,发生了许多马克思没有办法看到的事,他不可能再回到世上给我们任何结论,我们必须要有马克思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开展社科领域的研究,才能得出真理性结论。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的矛盾论、实践论,都是非常伟大的著作。马克思主义能落地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这个事也很有意思,其中中华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的成功,从中国的具体实践来看,是较好的处理了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和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这两种矛盾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中国的政治稳定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但我们不能说中国一点问题都没有,其中如何破解利益固化、缩小贫富差距就是非常重大的课题
  • guan_15668103741085 民族主义者,共产主义者
    你先搞明白什么叫“资本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再来发表意见吧!
  • 这话,点中要点。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