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南经济增长率不如印度?大贪张美兰就是重要原因

  • 陈经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我记得当年在天涯写过2008年金融危机系列文章,当时最出名的应该是官办经济这个系列吧,但是现在对印度的看好我觉得有点似乎是感情上的不理性吧。我认为印度的发展速度及后面能达到的高度应该远远达不到中国的高度,理由如下:
    一、外部环境和大潮流比不上中国
    1.中国赶上了80年代初新自由经济学大行其道,而欧美为了维持高利润而进行产业转移的大潮流,这个潮流我认为是随着川普上台后的政策以及这两年的地缘冲突,导致这种潮流已经停止。
    2.中国也赶上了整个通讯、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新能源产业爆发的时代,新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特别明显。
    3.冷战后全球大市场的形成的时代,中国也占领了很大的市场。
    二、内部环境比不上中国
    1.中国改革开放时,完成初步工业化,有大量产业工人和受过初等教育的人群。
    2.中国领导人进行改革的决心及为了和世界接轨而对内部进行大大力改革的执行。
    3.国有经济的土地制度使基础建设的高效率的建设。
    4.中国科研对先进技术学习和实践并升级的能力。

    所有这些,印度现在要么时机没了,要么能力不够。比如产业转移,当时是欧美转给中国,现在欧美是想把其在中国的部分转给印度,这个从各方面上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高精尖产业,欧美是不会自己转给印度的。
    从能源矿产上分析,印度要发展,获取大规模能源的代价也比中国高很多,因为中国的需求已经在那里了,如果印度达到中国规模的一半,那这些初级产品的价格可能比现在要贵很多。
    从竞争上分析,在各个产业上,印度的发展都需要和中国竞争,而中国的市场本身就是卷王,那印度面临低利润,想发展产业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认为印度会发展,但是要达到中国的高度是困难的。

回复10

  • 陈经是读书还是刷盘子出的名吧?
  • 美国打压中国,欧美一起搞小院高墙就是印度的机会啊。
    你的想法还是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但现实已经证明了自由市场经济就是一个骗局,市场本身其实是大国政治博弈的结果。
  • 你列出的内外因素,其实都是基于中国的经历和经验。
    以章家敦为代表的美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中国崩溃论,也是基于美国英国的经历与经验而推导出的。
    既然中国可以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成功路径,就不能断定印度不会走出第三条成功路径,毕竟人类并未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现在所谓的经济学理论不过是对英、美成功经验的事后解释,却未必是真的经济规律。
    所以中国官方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是:可以学习中国经验,再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发展路线。
    而不是如美西方鼓吹:美国模式、华盛顿共识等。
    此外,我也不认为陈经是印吹,而是认为陈经是吹哨人:警惕印度,不要为印度提供基础建设。
    以前看过一期《罗辑思维》,里面提出一个观点和规律:世界老大与人口关系
    第一代老大:西班牙与葡萄牙(二者平分世界),人口基数:百万级
    第二代老大:英国,人口基数:千万级
    第三代老大:美国,人口基数:亿级
    第四代老大:候选人---中印,人口基数:十亿级
    背后的原因是:工业发展必然是产业链越来越长,分工越来越细,只有足够大的人口基数才能支撑起现代工业的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当然,有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全球化情况下不需要一个国家吃下全部产业链,但以特朗普为代表的逆全球化风潮告诉我们:你最好拥有全产业链,否则随时会被搞死)
    所以,干掉美国是工业时代的必然规律,而印度却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竞争对手。
  • 陈至少扒了数据有根据,键盘党都是凭臆想
    印度正在复刻中国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大基建,当时中国GDP增速几乎是两位数,印度基数比我们当年更低,7.7%很正常好吧
    大基建嘛,都是寅吃卯粮,我们又不是没经历过
  • 白马菜农 病退小职员
    印度目前2023财年,预计财政收入不如2013年(按黄金或美元这样可比对参照物)。吹牛画饼编数据,印度人传统,人民党政权更是发挥极致。早期的国大党联合政府辛格时代,就开始媒体公关战,起初目的是攻击巴勒斯坦加提升自己以及抹黑中国发展成就。莫迪政府包括印度官方媒体,十句信一句你都会被骗      
             
     印度26地方邦加6个中央直辖邦以及首都特别区,不说别的,都有其核心城市。网络视频多的很,印度除少数城市如孟买、科钦等存在变化,其他基本十年前怎么样、十年后怎么样。真发展,国民有钱了,会改善居住条件;企业有钱了,会扩大产能建设更多厂房需求更多写字间;政府有钱了,会改善市政基础设施。这些都能表象出来,肉眼可见。如我国城市普遍的一年小变五年大变
       
    很含蓄的说,曾经那人不在了,我在天涯国观上曾经还认识的那个同姓,过去因为观点相似,都有点半友关系。现在,这人厮混在观网,不是印吹,就是日吹,最近还出了一篇帖子,搞土吹了。       

    全然没有过去产业报国、工业取胜的理性工业党思维。一般三观在三十岁成型后很难改变的,要说变,好意的说,生活所迫吧。
  • 人工智能恰恰契合了印度的it产业和人才,中高端软件和芯片设计人才,印度裔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大量的印度裔主持运营的西方科技公司在印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必然会大举投资印度。靠老黄历、泛酸的一箱情愿诅咒是没有用的。
  • 所有的经济学或者称之为家的都是照猫画虎,无论陈经还是你都忘记一点,也是最重要的的一点,或者说只有这一点!那就是人!把西方国家除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对外   对内    都设置成一模一样的条件,最后成功的只有中国!人,才是决定一切的唯一条件!
  • 人家是收钱的印吹了
  • 老仙的三大改革都失败了。
    现在老仙只能靠印度教老乡绅续命,印度的改革已经完犊子了,以后就看还乡团 的了
  • 还有印度的经济数据是否具有可信度?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