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客机的新纪元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亚轨道科技必须考虑上升几十公里高度的位能变化所需的能量消耗,还需要考虑下降过程中的防热和能量回收,只有超长航线才有经济性,并不能作为一般的客机使用。

回复1

  • 未来的超音速客机只需达到协和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即可,重点是把运营成本降下来。可以用三叉戟导弹那种伸缩式减阻杆,机身不必造得像X59那么长。材料就用战斗机上常用的碳纤维和铝合金就可以,最大速度不超过M3,不需要高超音速导弹或宇宙飞船上的新材料,也不需要米格25的不锈钢或SR71的全钛机身。
    协和用四发涡喷明显是很费油的,但是它没办法,那个时代要实现超音速最佳选择只能是涡喷。涡喷在M1.5以下时油耗和比冲不如涡扇,M2以上时又不如亚燃冲压,只有在M1.5-2之间涡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大西洋航线只有很短一段距离能让它飞在最佳状态。爬升和下降阶段都比较费油,再远就飞不到了。在上世纪70年代涡扇和亚燃冲压技术都还不够成熟,组合起来更不成熟。J58可能是唯一一个组合发动机。协和是民用客机显然不敢采用那么激进的方案。现在条件成熟了。跨洲际飞行用双发涡扇也很靠谱了。连更尖端的超燃冲压都造出来了,亚燃冲压早就靠谱了。但是组合发动机研究项目很多,最终服役的不多,比如美国SR72的发动机,欧洲的弯刀,日本俄罗斯也有研究项目,都半途而废了。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