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咋老被地域黑?

  • 以我的经验,所谓的“歧视”并非空穴来风。但是,我强烈反对地域黑,并且相信民风是可以改变的。
    要说民风,需要了解河南的历史。河南是“中原”的核心地带,成语“逐鹿中原”说明河南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河南虽有黄河天险,但无大山阻挡,并不安全。冬季黄河封冻,北方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夏季河水泛滥,一片泽国,人地被淹。所以,河南境内的洛阳、开封等古都很难长期成为国都。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据说淹死日军几千人,但有90万中国人丧生,河南人被迫背井离乡。这种情况下,生存是第一位的。
    不仅河南,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每当出现饥馑、瘟疫或战乱,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便会出现匪患,盗窃、欺诈事件就会增多。欧洲小偷、强盗多历史悠久,美国出现“零元购”并不稀奇。“仓廪实而知礼节”。居无定所、生活没有保障的人很难做到彬彬有礼。个别不良事件不受惩处,被纵容,就会被效仿,成为不良风气甚至民风。1983年,开国将军的新婚女婿在南阳街头遇害,从而引发了全国“严打”,可见当时南阳等地的治安问题多么严重。
    地域歧视不仅仅针对河南人,不仅仅限于国内,在国际上,地域优越感、地域黑也普遍存在。一方面,要破除刻版印象,不把个别人的不当行为泛化到所有人,另一方面,被黑的一方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让居心不良的人有抹黑的机会。
    诚信守法,清者自清。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