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最好的反制是更加开放? 4.6万
- 2 中美拼的是“经济韧性” 18.8万
- 3 最不想反抗特朗普的是… 14.2万
- 4 东北大米比南方的好吃? 7.7万
- 5 美国不可能制造业回流 9.1万
- 6 解放军测试新反导系统 17.5万
- 7 关税硬脱钩,中国转型 23.4万
- 8 学生讲解流浪猫危害 9万
- 9 自动化的尽头不是无人化 6.4万
- 10 五年级的女儿暑假研学 8.5万
站务
-
“风闻315离了个大谱用户口碑半月报”新鲜出炉!风闻消费者都在吐槽什么?
在3月这个充满维权热度的月份里,我们精心策划并接连推出了“智驾车主的315”“谁是旅游刺客”“风闻315”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积极参与,大家纷......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北大不抛弃胡适只会形象越来越差 评论 311 赞 313
-
2突然觉得美国加税什么的,没那么重要了 评论 138 赞 84
-
3关税战接下去往哪里打 评论 132 赞 56
-
4说老实话,除了陕西的,全国大部分人吃不惯... 评论 111 赞 11
-
5歼-36低空横穿马路,美媒:看到了并列双... 评论 101 赞 29
-
6李稻葵:应对关税冲击,我们手里有牌,提振... 评论 91 赞 7
-
7万斯对华言辞无礼,只能证明他离文明还很远 评论 78 赞 89
-
8贸易战,中国最强反击手段还没用! 评论 67 赞 64
国庆反思科学强国的崎岖路(IV)(风闻调研委员会)
回复2条
1964年8月,毛主席发出了“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他对即将赴任的大三线建设总指挥彭德怀说:“铁路修不好,我睡不好觉。没有钱,把我的工资拿出来。没有铁轨,把沿海铁路拆下来。没有路,我骑着毛驴下西昌。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周总理则在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提交的一份报告上批示:修成昆铁路,朱委员长提议,主席同意,使用铁道兵修。
《纪念建国六十周年 抹不掉的记忆——成昆铁路建设纪实》赵耕
-----------------------------------------------------------------------------------------------------
《成昆线——铁路建设的英雄史诗》庾莉萍
节选:“三种方案选西线”
1952年,根据中央政府建设西南铁路网的战略决定,西南铁路设计分局派出了一支小分队。从宜宾出发,沿着金沙江而上,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当时还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八百里凉山,在成都至昆明长1000多公里、宽200多公里的范围内,提出了成昆线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方案。
1953年3月,苏联专家捷列申科和波波夫断言,三个方案中,只有中线勉强可行,西线根本就不能修建铁路。于是,1954年9月,铁道部第二设计院按照苏联铁路技术标准初步设计出了成昆铁路中线方案,送北京鉴定。
然而,西线沿途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铝、锌、石棉、磷、岩盐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开发前景巨大;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县、市,其中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意义很大;沿途的川西平原、西昌地区和元谋至昆明,也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急需运输通道与内地联系。特别是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的暑期找矿实习,偶然开启了一个非常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巨型宝藏:7亿吨铁矿石储量、3亿吨煤炭储量、800万吨二氧化钛储量、200万吨五氧化二钒储量,以及钼、镍金、铂族、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等50余种。同时,周边地区还有几十亿吨的远景储量。在铁矿资源较少、品位普遍低下的中国,这一发现震动了中国的决策者们。参加勘测的工程师王昌邦提出了重新考虑西线的建议。1955年,周恩来召集各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苏联专家的方案与修建龚嘴、铜街子水电站以及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规划有冲突,不能使铁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故予以否定。此后,设计院又组织人马重新勘测西线地区,徒步11000多公里,地质测绘1500平方公里,地质钻探总计22.5万米,再对地质、地形情况逐一进行了研究,认为虽然难度很大,但也不是不可以采取办法解决的。穿越攀西大裂谷的西线方案,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