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只同居不领证的新型婚姻 14.3万
- 2 印度却为何要庆祝十天? 20万
- 3 印度始终没明白的道理 17.9万
- 4 多名学生出操被地面烫伤 2.5万
- 5 体制内换电脑非常困难 5.7万
- 6 法拉利CEO不追求多屏 2.4万
- 7 车停桥下躲冰雹致拥堵 8.9万
- 8 日本路边不种树才对? 6万
- 9 过于高估世界的平均水平 19.1万
- 10 初中教材删除康乾盛世 15.1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流浪小狗头中两箭,警方介入,有人称“浪费... 评论 233 赞 3
-
3家长称被迫抱2个月大婴儿校门口站岗,教育... 评论 92 赞 2
-
4“浪还在琴没了?”万元手表戴出门回来仅剩... 评论 89 赞 14
-
5老人重病的情况,家属取钱救命被银行要求必... 评论 78 赞 1
-
6特朗普狂言:美国空军要搞F-55!还有“... 评论 52 赞 5
-
7伊朗要向美国投降了?事实并非如此 评论 50 赞 8
-
8肖飞和董小姐都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是社会正... 评论 43 赞 10
三国中吴国存在感最低?我不服
回复9条
蜀汉治理得最好,却是最先灭亡的。而灭亡它的曹魏,自曹丕接受九品中正制就彻底背弃了曹操定下的法家寒族治国的路线,历史就是这样戏谑吧。蜀汉实际上继承了曹操的路线,最终却被丧失了初心的曹魏所灭。
吴国治理得最差,却是最后灭亡的。尽管孙权将他的政权与江左世家捆绑在一起,奈何江左世家在那时还不是北方大族的对手,也只有烟消云散。
中华帝国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也一直有地主统治阶级。但是地主阶级是在变化的。最开始是贵族地主,然后是军功地主,在然后,士族地主,最后,庶族地主。
士族地主作为中华帝国历史上承接军功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的过渡,从东汉末其实已经初露端倪。世家大族垄断了读书的权利,其实也就变相垄断了做官的权利。如果不是遇上汉末群雄割据,军阀遍地开花的时代,他们其实是可以完成一场革命的。只不过历史开了一点玩笑,插入了一段接近六十年的三国历史。也算是对士族的考验。虽然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士族难堪大任。
三国基业的开创者们,都不是士族。曹操不必多言,就出身而言完全被士族瞧不起。刘备虽然是名儒卢值的学生,但是却喜欢狗马音乐,也谈不上是士族。孙权完全是一军阀。这三个人从内心来讲不喜欢夸夸其谈的士族,也都杀过名士。但是又不得不与士族合作,没办法,最符合帝国需要的庶族地主要到唐朝才开始崭露头角,军功地主早已是明日黄花。
这里可以说一说蜀汉的问题。蜀汉的统治阶级可以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刘备带过来的那批人,刘璋留下来的旧部,益州土著。刘备带过来的那批人一直是蜀汉的统治中枢,而益州土著则是被压制的对象,虽然也可以进入政府,但是想进入核心,没门。
这就跟曹魏孙吴差的太远。更何况,蜀汉居于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割据四川建号以图天下而又成功的,似乎一个都没有。巍峨的秦岭阻断了四川与关中的联系,几乎就等于说四川作为割据一方的势力没问题,但是要想像关中那样席卷天下,没那命。
所以,蜀汉面对远比自己强大又占尽地利的曹魏,以攻为守,以进为退,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聪明如诸葛,也只得接受这样的安排。蜀汉屡次进攻曹魏而无功而返,也是形势逼人,而非穷兵黩武。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屡屡用兵,开支浩大,这钱从哪来。只能是益州土著身上刮。益州土著政治上无权与国家貌合神离,而打仗的钱要他们出,长期以往,岂能不反。
这样的问题,诸葛亮不会不知道。但是他也没办法,因为那三层结构是刘备定下来的,是蜀汉的基石。何况以诸葛的性格,估计在内心也看不起士族的作风。而益州土著的人心有必须维持,所以,依法治蜀,严明公正,以至于用刑严峻,就成为诸葛亮必须倚仗的术了。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杀了马谡的原因,不是他不想救,而是必须这样,才能维系住益州土著。
然而,尽管治理得最好,蜀汉还是最先灭亡。道理也很简单,蜀汉给不了的,曹魏能够给。所以在益州土著的眼中,曹魏根本就不是侵略者,恰恰相反,解放军。司马昭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蜀汉一亡,马上就把当年刘备,刘璋留下那些人与家族迁到了洛阳。这就更让益州那些士族觉得,他们造反造对了。
士族门阀盛行的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奇怪的存在。儒家学说式微,清谈玄学盛行,皇帝权威下降,在东晋一度发展到虚君共治的局面,豪门大族轮流坐庄以知天下,尽管这个天下只有一半,也尽管中原逐渐汉化的胡人比这些自诩华夏正宗,磕药吸毒,涂脂抹粉,崇尚清谈不干正事的士族更像当年的大汉。虽然高官厚禄可以依靠血统继承,但是能力不可以。士族早些年确实有能力,等到了东晋的时候基本成为了废物跟社会蛀虫。他们当中有坚持把马认为是老虎的,有坚决不去任职宅在家里面的,有不去前线对抗叛贼要去后方求保佑被一刀砍了的。孙恩不过一江湖骗子,在海岛聚众闹事就把整个东晋闹得天翻地覆,士族没有完蛋的原因仅仅在于一个出身寒族的下级军官救了他们。靠这么一帮视家族血脉高过一切又啥都做不了的人治理国家真是天大的笑话。孙恩作乱,世家大族既不抵抗也不逃跑,大门禁闭,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最终活活饿死。这不是废物又是什么。
至于为保全家族而投降,您以为民主的骨头很硬么?
另外说几句,作者对蜀汉的言论过于恶毒:“刘璋控制的益州成为蜀汉集团的盘中餐之后,便沦为了诸葛孔明北伐战争的后勤基地,益州人民亦最终不得不用自己的血泪与白骨换来了孔明在历史上的“忠臣”名声。”既无视蜀汉刘备政权对蜀地统治的有效性及合法性,又极端鄙视蜀汉政权对大一统潮流的追求:
1. 刘备占领益州后,以严格的法律规范管理,一改刘璋纵容世家大族对平民阶层的剥削的政策,严厉打击士族势力,权力集中到蜀汉中央政权,上下政令统一通畅。这在作者眼中就成了“益州人民”背负的大包袱了?那不是“益州人民”好不好,那是“益州士族”!
2. 而蜀汉政权对曹魏的积极进取的进攻态势,作者则与传统社会中部分腐儒一样视为“益州疲弊”的根本原因。作者取这种态度,不知道他是因循那些腐儒的观点,还是有了自己的心得(以整篇文章的立意来看,他是基于“蜀汉政权的高度集权化管理及对民生漠不关心”这一人道主义论点的),根本无视当时的历史事实:蜀汉政权自荆州失陷后,则陷入了进无可攻,退无可守的境地。对中原地区的唯一的突出部被磨平,四川盆地就像一个大牢笼,随时面对着曹魏集团东西两个方向的进攻态势,曹魏集团一日到达汉中平原,一日就是蜀汉灭国之日。你不进攻,对方也会进攻。所以蜀汉政权必须要制造出一个可以对曹魏集团造成威胁的突出部,或荆州,或陇西。而如果从荆州方向进取的话,会造成与东吴集团的摩擦,因此,从陇西方向进取,占领凉、甘等地,几乎就成为蜀汉政权生存的必然!这不是诸葛亮穷兵黩武,这是整个四川的态势所决定的,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蜀汉地区可以是粮食供应的大后方,但绝不是可以用兵之处,以单独四川盆地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防御态势。作者幼稚的以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整个蜀汉之力,成全自己的“忠臣”之名而穷兵黩武,以弱小之力与强大的曹魏抗衡,其心可诛!
刘秀:有(yi)道(qi)明(bo)君(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