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误判? 8.7万
- 2 中美博弈背景的芯片自研 12万
- 3 台湾可借鉴历史缓称王? 4.4万
- 4 央美毕业展被熊孩子损坏 5.8万
- 5 印对华恐惧刻进骨子里? 16.2万
- 6 俄将发动最大规模进攻 18万
- 7 印巴战局加深中印裂痕? 12.7万
- 8 重视印度的表现 11万
- 9 韩前外长反问中国学生 22.6万
- 10 特朗普这个毒招更加险恶 9.2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笑死!印度“胜利宣讲团”遭全球冷遇 评论 310 赞 182
-
2“我非常武断地说,今天任何攻击小米芯片没... 评论 287 赞 19
-
3教授称对烫碗习惯恶心,饭前烫碗是为了消毒... 评论 142 赞 4
-
4这堆东西在日本大概要100元人民币,在国... 评论 133 赞 4
-
5印度低种姓那么苦,为啥不冒充高种姓? 评论 130 赞 41
-
6印度比中国到底差在哪里? 评论 101 赞 24
-
7印度自己走错路,让我们一个战略漏洞得到补... 评论 92 赞 28
-
8才发现QS上的中国的大学排名下降的非常严... 评论 88 赞 31
至于编内人员为什么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个人觉得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基层工作的压力、工作量的确在增大,并且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必然导致行政队伍的膨胀。
2、最近几年形式主义的作风抬头,越来越多的工作资源要应对填表、检查、会议等,必然导致投入实际工作的力量被分散。
3、前今年地方财政,特别是土地财政的情况,对地方花钱方面相对宽松,且伴随着疫情防空等,导致部分地方编外人员在扩大,甚至有部分地方把编外当成解决就业的一种方式。
4、部分低端工作,让体制内人员来处理既不经济,也不高效。
如何解决编外人员过大的问题,其实是个两难。人少了,很多工作推动困难,管理服务水平就下降;人多了,财政又吃不消。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目前的政府是一个大政府,要发挥职能就的配置资源。---目前新闻里提到的清退编外,最终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编外转外包,把部分职能转让出去,另一种就是职能落实不彻底,这两种情况大概率惠导致管理服务水平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