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缘的县城,竟然有163个编外人员,那么我们全国有多少编外人员呢?
【本文来自《湖南多地披露编外人员清退工作:一县卫健教育系统各清退500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个边缘的县城。竟然有163个编外人员,每年消耗财政200万。那么我们全国有多少编外人员呢?粗略算一下。全国的县级市估计在2300个左右。也就是说,两千三乘以163。那么全中国的编外人员大致有40万至50万编外人员每年消耗的财政资金大概有4~5亿,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是很多,但是它造成的恶劣影响那是非常严重的。
本来公务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职业,很多不是公务员的人也进了公务员的队伍,干着公务员的活。而真正的公务员可能正在办公里看报纸、喝茶呢。所以整个政府管理体制应该高效运转。不能这样寅吃卯粮,不能这样日渐臃肿成了一个庞大的。政府、集团、工人、农民。费尽心血,勤奋工作。挣的税收养着这些闲人,不是令人非常的痛心吗?
至于编内人员为什么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个人觉得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基层工作的压力、工作量的确在增大,并且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必然导致行政队伍的膨胀。
2、最近几年形式主义的作风抬头,越来越多的工作资源要应对填表、检查、会议等,必然导致投入实际工作的力量被分散。
3、前今年地方财政,特别是土地财政的情况,对地方花钱方面相对宽松,且伴随着疫情防空等,导致部分地方编外人员在扩大,甚至有部分地方把编外当成解决就业的一种方式。
4、部分低端工作,让体制内人员来处理既不经济,也不高效。
如何解决编外人员过大的问题,其实是个两难。人少了,很多工作推动困难,管理服务水平就下降;人多了,财政又吃不消。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目前的政府是一个大政府,要发挥职能就的配置资源。---目前新闻里提到的清退编外,最终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编外转外包,把部分职能转让出去,另一种就是职能落实不彻底,这两种情况大概率惠导致管理服务水平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