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试行北欧德国的生育激励机制和抚育体系是否会大幅度提高人口出生率?

  • jpg

    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再按作者的【每年仅仅能出生500万人】论,我做了这样一个表。
    最左列的是原始数据,右侧三列是每20年后的人口变化。
    说明一下,我这里为了醒目,同时符合那些只担心少子化,不曾考虑老龄化的人的追求劳动力第一的理念,把7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就都忽略了。
    同时,简单粗暴的用红色把20~39岁的列为可生育年龄段(也许17岁的少年少女、67岁的大爷大娘都很能干,但我这里不考虑了)。
    剩下蓝框数字就是普查数据每20年后的量(这里也暂不考虑意外死亡这些),绿框数字就是蓝框数字再加上20年内【每年出生500万人】的量。

    实话实说,要是不考虑老年人,仅仅只看少子化,那么这个60年后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让人太不能接受的。
    但要是大家把75-94岁这个年龄段也加上去,就会发现20-59岁这个有效劳动力年龄段在第60年时的负担比较重(到40年时,是4.2亿劳动力:12.4亿总人口,平均2个劳动者供2大2小,还算可以接受),那时会是2亿劳动力:9亿总人口(平均2个劳动者供4大3小)。
    但是,我们现在的负担,不也基本是2个劳动者供4大n小嘛?
    另外,要是社会主义继续发展60年,还搞不好社会化服务,还要让民众特别担心养老问题,这样也说不太过去对吧。

    所以,老龄化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着力去解决的,少子化问题不用特意鼓励或特别关注,解决好了前者,后者自然而然就有了承担的条件。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