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对《小美人鱼》的嘲讽是思想的倒退


  • 就从文字来说吧,这篇东西最多了是个低年级大学生的水平,就像大一学生努力尝试表达但想来想去还是一肚子高考作文辞藻。这短短一篇文字,我们来看看作者堆砌了多少主观因素:恶毒、吐槽、批评;多元文化、倒退、回流、保守、极端化;不同世界、不同文化、沟通、理解、创新、进步、积极;向往、好奇、自高自大、隐喻、好奇心、进步;多元、开明、精神世界、追求目标、符号、批评、嘲讽、表象、拒斥、恐惧、变化、分裂、滋生、蔓延、恶果、不高级;交往、理解、探索、冒险、差异、体谅、回避、消极;势不两立、追求、肯定;理想、树立、崇高、追求、美好、希望。
    之所以写得这么矫情幼稚,我猜作者也头疼吧,任务是领了,对着命题作文也是苦恼。所以只好拿观念语汇来充塞,用意识形态来唬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则所谓“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的头衔……我只能说自媒体确实门槛低。
    本文最有意思的一句话是“他把自己不停出海冒险的理由解释为不探索新鲜事物就跟不上时代,话说到这个份上,本片要表达的价值观已经呼之欲出了。”作者干脆大方点,直接说“你国人不接受小黑泥鳅就跟不上时代,话说到这个份上,本文要表达的价值观已经呼之欲出了。”
    但最值得玩味的还是最后一段。那作者认为的理想是什么呢?传统故事中的自我牺牲不可取,反抗压迫的斗争也不可取,只有大团圆才是可取的。也许在作者看来,只有充分认同了米国这种观念扭曲和价值侵犯,并主动皈依,才是理想,才是崇高,才是美好和希望,才是世界大同吧。
    随便吧,反正这电影就是不卖钱,米式正确在中国没玩转,让作者写得很头疼,有这个事实在,我就很欣慰。

回复3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