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我说,就算真有那样的例子那也只会出现在心理医生的案例里,而不会出现在新闻中,因为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必然能支持他去看心理医生,而不是令他去自杀接着公布在新闻媒体上。
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报道,多半就会加上自杀前她遇到了什么什么事,反正在大部分人来看都很鸡毛蒜皮。你就会说哎呀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真差,一路顺境有点不顺就自残自杀——人生路上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压力能够持续健康快乐,除非被父母跟财产包养一辈子吧?
我知道心理会占很大比重,但是同样环境下不同的生理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同,这不是研究范仲淹体会下他的精神,就可以让心理处于可更多地承受压力的状态的。就算同样的环境长大,有的人会非常坚强,有的人则是面对些许的压力都会诱发急性抑郁。学历高低是否聪明什么的不能跟精神疾病挂钩的。不要以为你听说聪明的人多有抑郁就觉得这都是聪明人才有的事,实际上普罗大众有相当多是处于重度抑郁的状态的,只不过限于责任跟压力没表现出来而已。
抑郁症分为外源性跟内源性,外源性可以是因为一些理由令人递质减少,这吃药的话更容易抑制,因为你身体曾经是健康的,受体没问题。而内源性则是直接缺乏受体,这样的人就算你在健康快乐的环境长大,稍微遇到一些挫折也更容易体会不到开心的感觉,因为他们的递质更难传递到。
具体能承受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身体的受体到底怎么样,而他的压力未必就有范仲淹的一半,但就不像范仲淹一样能承受。无他,体质不同,用于治疗的药量没达到他应有的需求。
顺便正常用药的话身体疼痛现象非常少,顶多头痛想吐,失眠或嗜睡,身体疼痛不知道是什么回事,但我怀疑他会不会只是接受过心理咨询没有定期接受咨询让正规的心理医生根据情况换药。抑郁症需要很密切的跟进的。
抑郁症是神经递质减少,不是什么激素过多需要抑制,用药大部分时候都是用于增加递质。我建议你先了解下抑郁症再说。心理环境的改善自然重要,但我跟你说,就算立刻把他放在人人关爱,都能跟他谈论研究问题,北大保送,导师都给他选好了的环境里;只要不吃药,他的抑郁症都不会有多少改善,顶多就是不会再怎么显露出来,例如说变得沉默寡语让人觉得他是个怪人,一旦受到压力就又再复发的程度而已。
顺便一提,知乎有个吃抗抑郁药物是个什么体验的。抑郁症通常会导致严重的思维迟缓反应迟钝,对搞学术来说很致命的。
热点
- 1 从歼16驱离F22说起 8.6万
- 2 中国已在半导体突破前夜 20万
- 3 70年前钱学森回到中国 5.5万
- 4 坑惨新婚男女的世纪骗局 9.1万
- 5 美国兵棋推演 14万
- 6 诺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 6.7万
- 7 在韩国震撼我的是老太太 12.1万
- 8 北京高中历史老师抱怨 17.1万
- 9 歼-35发展史 10.6万
- 10 B-21轰炸战斗机 6.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因女友与被拐的13岁少女长得像,小伙被警... 评论 132 赞 3
-
2如果我们不认美元,拿着美元买不到中国的工... 评论 89 赞 11
-
3从歼-16驱离F-22说起 评论 83 赞 73
-
4沈逸:我劝台湾同胞不要心存侥幸,收复台湾... 评论 59 赞 22
-
5猪肉最好吃的部位是什么? 评论 55 赞 1
-
6有没有一首歌让你长时间听而不烦? 评论 50 赞 1
-
7美股又创新高,这到底是真繁荣还是真泡沫? 评论 47 赞 15
-
8科技战渐渐也轮到中国卡美国脖子了 评论 45 赞 101
一切疾病的心理因素都是存在的,这是医学证实了的,但是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是主要的。
除非某些先天性的精神病,大多的心理疾病都是后天的心理作用叠加造成的。从来没有听说,一个人从小生活健康快乐的环境中,然后就会患上精神病的,这是非常荒谬的。
况且那个孩子没有吃药吗?但结果是什么呢?“全身疼痛”,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药物只能抑制患者体内的某种激素的含量,而不是这种药物能治疗这种疾病,要治好这种病最终还是要依靠心理环境的改善。
下次发言的时候,麻烦你说些你懂的东西,不懂就不要瞎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