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月球“迷你水库”:1吨玻璃珠含1斤水

  • 看穿池水 在池中,有绽放的荷花,也有游弋的金鱼。
    1973年美国学者的这篇论文,只说了氢,没有说到羟基,当然没有说道你所谓的"结合态的氢"。
    而且,这篇1973年美国论文,充分论证了出现在所有阿波罗样品中的水,是一致的,并且都来自地球。也就是说,依据这篇美国论文,月球没有水。
    而且,美国学者也没有发现氢氧根离子,只是发现氢气。
    至于你是不是"见猎心喜",你看看你自己前面说过的话,网友们也看得见。你的否认很无聊。😄

回复1

  • 我再强调一遍,现在嫦娥五号样品中发现的“水”,就是指结合态的氢。这是地质学上常用的一种说法,不明确这一点,那么就根本无法讨论月球样品含水量的研究成果。举个熟悉的例子来说吧,地球上,地幔所含的水据不同的估测,相当于海洋总水量的1倍左右到十几倍,地下显然不存在海洋,这些“水”大部分就是以羟基和结构水的形式存在于岩石矿物中,仅有极少部分是游离的水分子。地球上板块俯冲把水带入地幔,又通过火山喷发把这些“水”释放出来,形成地球的深部水循环。月球的岩石经过长期火山活动脱水,又没有大气层和磁场保护表面的水,所以相比于地球是很“干”的,这是参考文献21对阿波罗样品的研究所针对的问题。
    jpg

    (韩庆军,邵济安. 地幔中水的研究进展. 地质科技情报,1999,18(4):33-36)
        
    1973年这篇论文,因为研究方法的局限,只测了从阿波罗样品中逸出的氢,而没有测氢在样品中原本的存在状态。我国的论文里有这样一句话“ H2 loss from CE5 impact glasses via de-gassing is not a viable mechanism to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δD variations from around −990‰ to +522‰”,虽然是排除了嫦娥五号样品在自然条件下的氢气逸出对H/D同位素比值的影响,但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检验,就是因为从月球上逸出的氢与月壤矿物中结合态的氢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们与1973年论文(参考文献41)对比,得出“The extremely low δD values measured at the rims of CE5 impact glasses (Fig. 3)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 isotope composition of solar wind40,41”,更说明他们认为用纳米离子探针法在嫦娥五号样品中测到的氢和1973年论文中阿波罗样品中分解逸出的氢其实是一回事,而报道的“水含量”,就是从氢含量折算出来的。我相信研究嫦娥五号样品的我国科学家的判断。
    此前我国发表的嫦娥五号论文里,也提到这些“水”——结合态的氢,“This solar wind-derived water exists mostly in the form of OH and possibly as H2O in some plagioclase grains.”(观网报道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2_10_24_663471.shtml)
    最后,孤证不立,对阿波罗样品含水量已经有大量研究,论文图2对本次研究和文献报道的月球样品的含水情况做了比较,阿波罗样品数值汇总在附表5中,您可以逐一指摘这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jpg
    jpg
    论文的Supplementary Table 5,我折叠掉的几行是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嫦娥5号样品结果,其他几篇参考文献,看年份就知道是阿波罗样品。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