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籍现岳飞《满江红》原稿破解百年之争

  • 那么,我们还是来比对一下四者的内容,这样更易于发现最后成品的形成过程。

    1、
    谱: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
    祝: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
    元: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激烈
    今: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2、
    谱: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
    祝: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
    元:成汗马,枕戈眠
    今: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悲切。

    4、
    谱: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
    祝:伤往事,心难;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
    元: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5、
    谱: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祝: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元: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
    今: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山河朝天阙


    故推知,先有岳、祝应和词作记录于族谱,元时祝氏有人又以内容此创作杂剧。今传《满江红》出现是明孝宗年间,其时西北鞑靼诸部落疯狂扰边,而明朝政府却兵政废弛,战力虚弱。或有祝氏族人或友人在此环境背景下,某日将前人作品一一览读,激昂情绪生发于心,乃于岳飞原作基础上,以祝本、元本好字句激发灵感,完成了今传作品,并以岳飞原作名义传播于士林,以激励国人后生士气。

    应当说岳作原作较为内敛刚劲,其下阕太半得以保留。祝作较多嗟叹与伤悲,反而被吸纳为今传作品里的反向点睛。元作中第一次提出了重整山河的概念,成为今传作品结尾收篇发出的最强音。今传作品中的新句,大抵是基于岳飞事迹生发的激荡感慨与高度概括,甚至超越了岳飞原句。如:1、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充分体现了对前辈事业中殂的慨叹,对岳飞惊世功绩的推许,对解决当时西北紧张战局的强烈期待。

回复1

  • 很明显今天流行版本最好最流行,那它一定出现的最晚。这是诗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很少有开始写的最好,越修改越次。如果这个成立,大概率mjh不是岳飞写的。时间线是先有的元剧,适合唱,也有词牌,明朝文人修改,更像文学诗词,离戏曲唱词远点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