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回复8

  • 税务的问题不太懂,但的确是投机比做实业又前途的社会问题,严重的影像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短期内也许只是价值观的混乱,但长久下去国不国、民不民
  • 所得税是一方面,但是不管多有钱,也不能都流向房地产。如果当局不下手对持有环节加税,光房价就足以阻挡这些所谓新区的发展,经济的巨大差异摆在哪里,利率调来调去有什么用,这里一套房子一百万足以难倒当地的老百姓,可是北上广的富人们需要贷款吗?如果向美国一样对非自住房每年收税,让房子成为烫手山芋,自然就冷下来了。当地的年轻人现在才苦逼呢,需要买房的瞬间就买不起了,突然发现自己要跟一大堆素不相识的暴发户竞争买房。有地的农民被吊足了胃口,将来的建设用地准备怎么补偿?房价,真是不得不治了啊。
  • 但对于流氓无产者最好的归宿是古拉格
  • 单纯个人所得税依据不同税目,最去已经到45%。这其实已经很高了。中国的税率在1990年之后,一度高的吓人。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33%,还有诸多费。实际的税负是很高的。税负过高造成的副作用相当大。对于大多数企业,按章缴税后基本死路一条,为了不死,坚决偷税漏税。而为了堵住偷税漏税,国家又必须付出大量的成本投入设备与人力去稽查,结果追缴出来的税款连为了稽查付出的成本都不一定负担得起。
    所以,近年来的税改基本上是降低税率和减少收费,扩充税基。使人能交得起税,交完税还不用死。那偷税的必要性就降低了。
    税收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各方面权衡的过程。低税率国家无钱办事,高税率最终的结果就是逼死纳税人和政策没有可执行性。那么简单的可以用什么意识形态来解决的。真那么简单,那还不如回到计划经济,什么都国家拿主意出计划。现在市场经济不就是因为计划经济行不通吗?
    采用极端的政策有一个弊病,就是这一定是临时的。且税收的最终负担者就是消费者,对于经济的调控作用有多大,还是有疑义的。
  • 大量握着房产的哪有靠工资收入吃饭的?反腐和根究罪才是正道。
  • 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有一定调节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问题。
    真正导致贫富差异是私有资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对私有资本的态度,而不是对私有财产的态度。
  • 不调整现有所得税征收办法,所谓调高高收入税率还是只能坑工薪阶层
  • 30多年前看艾柯卡自传,他就对这个税率强烈吐槽。大意是:50%的税率是可以理解的,但赚的90%要缴税实在不可接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