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的标准,评价曹操、唐太宗、汉武帝、秦始皇、宋太祖、朱元璋等帝王

  • 戴上草帽不言肃 发展才是硬道理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帝王将相确实承载了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
    评价帝王将相是不是英雄,不能唯道德论,更不要说宋代以来以儒家的所谓道德标准来评价。
    真正的英雄,是顺应或者引领社会潮流,对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完善社会治理、维护本民族族群安全和发展有贡献的人。
    孔孟的儒家思想,也许初心是好的,但是其发展观是极其落后和反动的,这是致命缺陷。同时,一种学说和思想好不好,听其言更要观其大多数践行者的历史实践。
    从儒家取得社会思想和政权控制的宋朝、明朝和清朝,这些高呼“仁和爱人”的儒家门徒们做的怎么样?
    宋朝是高薪也养不了廉和土地兼并,对内残酷斗争对外奴颜婢膝。明朝是拿着优免无节制的搞特权,偷国家税赋转嫁负担与百姓,内斗一地鸡毛。清朝雍正搞个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就去哭庙。
    不想承担国家责任,只想薅全社会的羊毛,就是这个学说群体的大多数。都是历史实践已经证明的东西,狡辩是没用的。
    前一段,大家争论为什么清朝选关羽而不是岳飞为“武圣”,是因为岳飞抗金而清朝曾自称“后金”的原因,这也许有一定原因。但是,大家忽视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这“武圣”的评选是文人官僚当评委还是武将和老百姓当评委?历史上是文人官僚当评委的,当然要评关羽了(虽然有过投敌的经历),因为“关二爷夜读《春秋》”啊,证明关公大义都是儒家熏陶的结果啊!
    涂脂抹粉都到这个程度了,所以从《资治通鉴》以来的历史评价和历史的道德批判编成一本《厚黑学》倒是资料充沛。
    看历史,还是坚持人民史观、唯物史观的好,要不然自己都会陷入混乱。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