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科研力量为什么一直没能碾压美国科研?

  • 很多人对美国科技领先的原因有误解。美国截止至去年共400人得诺贝尔奖,而二战前只有50人得奖,还包括和平奖文学奖8人。美国科技真正的突飞猛进是二战后,政府用战时组织军工生产的方法管理科研,使得效率大大提升。在国家需要的方向上,根本没有市场化的事情,完全政府主导。但又不直接干涉科研项目,而是做好支持,项目早期自由竞争,发现有苗头有潜力的就大力投入。对应用科学如此,对基础科学也是这样。
    比如医药领域,NIH每年投的基础研发经费比中国高10倍以上,NIH通过控制经费的方式组织各大学向重点方向集中力量。有两个早期项目资金,广泛撒钱,早期的风投也是退休基金等公有性质基金主导的,把靶点做成药了、基本做完动物实验了产业界才开始跟进。中国不仅钱给的少,各科研机构各自为政、画地为王,互相配合很少。说起中国新药研发落后,都说企业不重视研发,但美国哪个靶点是企业自己搞出来的?企业是摘桃子的,看见好苗浇水、施肥的,但从种子到苗这一步企业才不会干。在基础科研这块,我们对已经发现的好项目、单一机构领导的项目投入是够的,能快速进步和美国PK,但对于探索期的、需要跨部门联合的,组织力量反而比不过美国。所以我对国内的科研长期乐观,但不认为必胜,需要做很多变革才能超过美国。

回复2

  • 而二战前?你仔细想想,这有意×吗?
  • 呵呵,美帝不过是吃了大补丸而已,吹什么体制优势。首先是二战期间欧洲科学家云集美国以及战后对纳粹的搜刮,其次是冷战期间西欧盟友以及日韩台湾等小弟的助力,再就是苏联解体又趁机吸了一波。毛子解体也三十年了,那波红利也基本消耗殆尽,现在摆明是想吸血中国吸不到,呵呵,且看下个十年美帝能搞出什么来?你口中的体制优势到底管不管用?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