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科研力量为什么一直没能碾压美国科研?

最近在做个讨论课题,苏联的科研力量为什么一直没能碾压美国科研?

看了不少史料,越看越迷惑,有没有大佬来指点下迷津

在比较苏联科研水平与美国科研水平之前,我们需要罗列一些事实。

一 冷战期间,苏联人口与美国差别不大。

二 在一战之前,俄国的总体科研水平不及美国。

三 在一战之前俄国的经济与美国有很大差距。

四 一战时候俄国受到重创,美国损失相比之下很小。

五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爆发内战,损失极为惨重。

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损失远远超出美国。

七 三四十年代,当时的科学中心欧洲有大量的人才避战移民美国。

八 在冷战阶段,美国阵营里除了美国之外的国家(西欧+日本)经济科技实力远超苏联阵营里除了苏联之外的国家(即东欧)。当然一开始中国是在苏联阵营里的,但那时候中国也很弱,然后很快离开了苏联阵营。

综合以上事实,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苏美科技竞争中,苏联比不上美国是正常的,苏联如果追上了美国那反倒是个奇迹。你可以讲苏联的体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美国的体制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但上面那些事实才是最硬的大道理。 在实际竞争中我认为苏联虽然没追上美国但它与美国的差距明显小于上述事实所提示的应有差距。可以说苏联其实已经超常发挥。

顺便说一句,在比较中国和美国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水平的时候,大家也要着眼于大道理。放眼中长期(本世纪中后期),我认为中国科技超过美国是正常的,超不过才是反常的;长期超过是正常的,短期超过是反常的。因此,短期内中国科研和美国有差距不必灰心,未来超过了美国我们也不要觉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另一方面,美国现在在科研方面应有强烈危机感,而未来被中国赶上后也不要一味气馁过度反思。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云南省

热门评论 12

  • 不是这样看的。
    科技发展就靠三样,一是人才;二是钱;三是组织力。缺一不可。
    苏联与美国相比,科技发展上有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本土培养人才能力远胜美国;组织力强于美国。这样,苏联才能在冷战中不落下风。
    劣势也很明显,一是没有美国有钱;二是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大量无用的浪费,以及方向性错误,最典型的是半导体。
    中国与美国相比则优势明显,
    一是本土人才培养远胜美国;
    二是08年之后,钱就比美国多;
    三是组织力强于美国,资本干预低于美国。
    所以可以看到美国科技能力在明显的飞速下降,而中国在飞速赶超,部分领域已经远远超过。
    说到底,美国是个固泽而鱼的国家。人才培养极烂,组织能力极差,资本干预过多。
  • 草民一介
    我来回答:钱!
    钱不是问题,因为苏联也曾经因为石油在60-70年代而非常有钱,美国也曾经因为经济危机在70年代有过苦日子。苏联缺的不是钱,是时间。
    苏联自1922年开始,到1991年解体,存在时间居然还不足70年。
    也许大多数人对于70年没有什么概念,换算成以25-30岁为一代人来算,苏联自沙俄之后,只有了两代人的轮替,甚至在苏联解体之时,老一辈里还有沙俄出生的人口健在,无论是思想的换代还是技术的积累传承,显然两代人的时间太少了。
  • 从作者举得几个背景来看,除了第一条以外,都适用于中美,甚至中国的条件远远不如苏联。所以作者说“我认为中国科技超过美国是正常的,超不过才是反常的”,这就矛盾了。
    苏联整体科技水平无法超越美国,原因肯定不在这些地方。个人认为,苏联的科技发展方针是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反而迷失了自我,缺乏定力。而中国科技发展始终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由于苏联太想超越美国,所以就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些特定的项目,并且拔苗助长。而投入了庞大资金的研发成果,又无法应用到民用领域,有点为了研发而研发,长期是无法坚持的。而美国有庞大的全球市场,很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民用领域,而民用领域的技术提升又反哺给国家的科研研究。
    中国始终坚持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坚持自己的发展路线。比如航天,并不追求与美国竞争,而是踏踏实实,按照自己的航天计划发展。有时让人看着着急,也没有那种特别耀眼,但积跬步致千里,最终取得胜利。而且中国同样把民用领域的市场这个盘子做大,才有了反哺科研研究的水源。
  • 很多人对美国科技领先的原因有误解。美国截止至去年共400人得诺贝尔奖,而二战前只有50人得奖,还包括和平奖文学奖8人。美国科技真正的突飞猛进是二战后,政府用战时组织军工生产的方法管理科研,使得效率大大提升。在国家需要的方向上,根本没有市场化的事情,完全政府主导。但又不直接干涉科研项目,而是做好支持,项目早期自由竞争,发现有苗头有潜力的就大力投入。对应用科学如此,对基础科学也是这样。
    比如医药领域,NIH每年投的基础研发经费比中国高10倍以上,NIH通过控制经费的方式组织各大学向重点方向集中力量。有两个早期项目资金,广泛撒钱,早期的风投也是退休基金等公有性质基金主导的,把靶点做成药了、基本做完动物实验了产业界才开始跟进。中国不仅钱给的少,各科研机构各自为政、画地为王,互相配合很少。说起中国新药研发落后,都说企业不重视研发,但美国哪个靶点是企业自己搞出来的?企业是摘桃子的,看见好苗浇水、施肥的,但从种子到苗这一步企业才不会干。在基础科研这块,我们对已经发现的好项目、单一机构领导的项目投入是够的,能快速进步和美国PK,但对于探索期的、需要跨部门联合的,组织力量反而比不过美国。所以我对国内的科研长期乐观,但不认为必胜,需要做很多变革才能超过美国。
  • 要客观看待问题。苏联的科技有相当一段时间并不比美国差,甚至发展速度超越美国。关键点在航天军工。
    苏联的科技人才建设,因为基础教育是德国模式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源有一段时间很充沛。美国战后收罗了德国,甚至欧洲以及其它各国优秀人才,打下好的基础。美国对全世界人才有虹吸效应,它自己的培养能力实际上比较欠缺。苏联的人才完完全全是自己的造血能力提供的,基础是踏踏实实的。
    六七十年代,苏联美国的科技发展各有千秋,苏联在航空航天领域领先美国一大截。
    苏联的举国优势明显,错在过分重视军工,人才没有在各领域均衡发展,和国家投资的侧重点有关。各个其它基础行业的发展过慢实际上拖了军工科技发展的后腿。航天和军工科技的民用化被忽视,生产工艺的迭代发展就断裂,这是核心技术超前但产品总是傻大黑粗的原因。苏联的轻工业和生物科技落后是国家资本投入太少导致的。美国以私人资本为主导,在各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信息科技是军工国家投入产生的技术民用化后的结果,不是私人资本的成绩。美国在需要大规模、长时间持续投入的方面,是明显短板,所以,现在世界先进科技出现一个明显停滞的时期。
  • 钱塘潮 IT工程师
    消失一星期
    不是这样看的。
    科技发展就靠三样,一是人才;二是钱;三是组织力。缺一不可。
    苏联与美国相比,科技发展上有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本土培养人才能力远胜美国;组织力强于美国。这样,苏联才能在冷战中不落下风。
    劣势也很明显,一是没有美国有钱;二是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大量无用的浪费,以及方向性错误,最典型的是半导体。
    中国与美国相比则优势明显,
    一是本土人才培养远胜美国;
    二是08年之后,钱就比美国多;
    三是组织力强于美国,资本干预低于美国。
    所以可以看到美国科技能力在明显的飞速下降,而中国在飞速赶超,部分领域已经远远超过。
    说到底,美国是个固泽而鱼的国家。人才培养极烂,组织能力极差,资本干预过多。
    中国大学在方向上有问题,前些年学美国,搞什么综合性大学,科研道路也是学美国发论文这是错误的,美国的人才基数是全世界人类累计起来的,而中国应该是向法国德国苏联学习,要靠自己的培养,千万不能学美国,欧洲大学都是专业化的,比如巴黎理工,慕尼黑工大,法国高师之类,而且很多地方不求你强发论文,法国可以让你两年不发论文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实际上法国德国苏联辉煌时期所创造的科学成绩,已经是远超其人口规模和过劲能力得到的上限了,这是组织力和国家投入能力的差距。
  • wanglaow
    中国超不过是正常的,长期超不过也是正常的。
    因为中国面对的显然不仅仅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世界甚至大半个世界。
    简而言之就是:
    中国 VS  外国
    。。。。
    等领先阿美里卡,自有墙头草为你做马前卒。
    其次,阿妹里卡一旦衰落,不说别的,拉美有一个算一个绝对会百倍奉还
  • 月光林地 三体人间谍
    dlbd
    你可以数一数80年以前美苏的大杀器,可以说除了航母,苏联样样都不比美国差。
    仅仅是军工方面,民用则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而中美则不一样,美国在任何方面都不具备压倒性优势。
  • 鸭梨山 亚历山大大帝的师祖
    全部楼层
    再多费一句话
    中国在技术上超过美国是有可能的,中国的工科院校还行。中国在科学上能不能超过美国,现在无法确定。
    中国在科学上要超过美国,必须有牛顿、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出现。问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全是技术上的,没有科学上的。未来2000年会不会有,难说。
    牛顿和爱因斯坦大概率是吹出来的,西方树立的科技明星而已。
    塞尔维亚人   尼古拉-特斯拉   了解一下再说,了解一下为嘛马斯克将自家的汽车命名为特斯拉。真正的科技怪物是尼古拉-特斯拉,但因为他是斯拉夫人,所以长期被迫害。

    呵呵,你太不了解西方了,多读读狗血的西方历史,品品味道,别听她们瞎比比。

    牛顿和爱因斯坦只不过是西方政治正确下树立的科技明星。

    宣传说冯诺伊曼是计算机之父,可你必须明白,那个被盎撒大阴龌龊国迫害致死的 图灵 才是真正的计算机之父,计算机方面的图灵奖,码农们对图灵的尊敬,参考一下。

    西方的话你也信,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全部楼层
    再多费一句话
    中国在技术上超过美国是有可能的,中国的工科院校还行。中国在科学上能不能超过美国,现在无法确定。
    中国在科学上要超过美国,必须有牛顿、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出现。问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全是技术上的,没有科学上的。未来2000年会不会有,难说。
    科学明星盲目崇拜论,和没有见过世面的土著人崇拜飞机一样可笑。若你稍微读点科学史,也不会如此迷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49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走过漫山遍野
    比如芯片、半导体?现在随时能卡脖子,这玩意儿还需要长时间的发展
    我哦i怀疑你阅读理解经常不及格 , 即使以你说的芯片为例, 美国对中国的优势是精度优势, 以其为首的西方盟国目前的5NM产能对中国的28NM产能,但不是压倒性优势,因为70%的应用场景是28+,只要10%的应用是7-.

  • 还是时间不够,毕竟中国还有十年浩劫,作为大规模的试错。而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却是一错再错。
  • 全部楼层
    guan_16572430212641
    中国也是,已经70多年了,旧时代的思想在部分地区还根深蒂固
    好消息是,苏联的70年,已经是国家末尾,我们的70年,才是刚刚开始。
  • 全部楼层
    海绵小方块
    钱不是问题,因为苏联也曾经因为石油在60-70年代而非常有钱,美国也曾经因为经济危机在70年代有过苦日子。苏联缺的不是钱,是时间。
    苏联自1922年开始,到1991年解体,存在时间居然还不足70年。
    也许大多数人对于70年没有什么概念,换算成以25-30岁为一代人来算,苏联自沙俄之后,只有了两代人的轮替,甚至在苏联解体之时,老一辈里还有沙俄出生的人口健在,无论是思想的换代还是技术的积累传承,显然两代人的时间太少了。
    中国也是,已经70多年了,旧时代的思想在部分地区还根深蒂固
  • zmzzmm
    很多人对美国科技领先的原因有误解。美国截止至去年共400人得诺贝尔奖,而二战前只有50人得奖,还包括和平奖文学奖8人。美国科技真正的突飞猛进是二战后,政府用战时组织军工生产的方法管理科研,使得效率大大提升。在国家需要的方向上,根本没有市场化的事情,完全政府主导。但又不直接干涉科研项目,而是做好支持,项目早期自由竞争,发现有苗头有潜力的就大力投入。对应用科学如此,对基础科学也是这样。
    比如医药领域,NIH每年投的基础研发经费比中国高10倍以上,NIH通过控制经费的方式组织各大学向重点方向集中力量。有两个早期项目资金,广泛撒钱,早期的风投也是退休基金等公有性质基金主导的,把靶点做成药了、基本做完动物实验了产业界才开始跟进。中国不仅钱给的少,各科研机构各自为政、画地为王,互相配合很少。说起中国新药研发落后,都说企业不重视研发,但美国哪个靶点是企业自己搞出来的?企业是摘桃子的,看见好苗浇水、施肥的,但从种子到苗这一步企业才不会干。在基础科研这块,我们对已经发现的好项目、单一机构领导的项目投入是够的,能快速进步和美国PK,但对于探索期的、需要跨部门联合的,组织力量反而比不过美国。所以我对国内的科研长期乐观,但不认为必胜,需要做很多变革才能超过美国。
    而二战前?你仔细想想,这有意×吗?
  • seele 人心在影响世界
    全部楼层
    guan_16122426271677
    1919年之前的用语是这样的吗?不是我嘲笑你,就你的文化水平1919年之前的用语你都看不懂。
    啊对对对
  • 消失一星期
    不是这样看的。
    科技发展就靠三样,一是人才;二是钱;三是组织力。缺一不可。
    苏联与美国相比,科技发展上有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本土培养人才能力远胜美国;组织力强于美国。这样,苏联才能在冷战中不落下风。
    劣势也很明显,一是没有美国有钱;二是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大量无用的浪费,以及方向性错误,最典型的是半导体。
    中国与美国相比则优势明显,
    一是本土人才培养远胜美国;
    二是08年之后,钱就比美国多;
    三是组织力强于美国,资本干预低于美国。
    所以可以看到美国科技能力在明显的飞速下降,而中国在飞速赶超,部分领域已经远远超过。
    说到底,美国是个固泽而鱼的国家。人才培养极烂,组织能力极差,资本干预过多。
    在你的眼中,不是行政干预过多,就是资本干预过多,那么就问你科研经费谁给?不就是国家拨款和大资本投资吗?难道还能自己变出来?

    美国涸泽而渔,人才培养极烂一说,也是完全错误的。美国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相对而言最好的,这才是吸引了全世界优秀留学生的原因。吹自己也要看看我们的高校能吸引多少优秀留学生?

    美国和中国的科研环境,很大区别在于金主是产业还是政府。政府主导,以规划和政策指引,具有长期性,协调性。而产业主导,以利益和契约推动,具备效率和灵活性,各有优缺点。

  • 借题发挥,反问:美国的科研力量能碾压苏联科研?
  • 钱塘潮 IT工程师
    掏心真话
    这个打简单化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碾压,就是绝对优势。苏联的卫星和载人航天,可是有过高光时刻。
    分析这种问题,可以先看一个例子:遗传学的路线问题。苏联的遗传学李森科派胜出后,苏联的遗传学研究基本上就完蛋了。而中国的谈家桢呢,就得到了高层教员的首肯,说科学还是百家争鸣吧。所以学李森科遗传学的袁隆平,皈依了谈家桢,孟德尔。这是一个例子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相反,美国倒真的很像是百家争鸣,特别是科学问题上。
    我们看美国。美国在卫星时刻之后,开启了阿波罗登月工程。花了超当时美元九百多亿美元。不谓巨大的工程,也不可谓劳民伤财。但对美国科技的催化作用巨大。卫星导航航天飞机无线通信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研究半导体的研究,隐形飞机等等。按照中国人的精打细算,没有意向工程不是劳民伤财,不是奢侈浪费。
    再看我们中国。两弹一星核潜艇从无到有。洁净牛胰岛素和青蒿素杂交水稻激光照排印刷,甚至计算机半导体我们都起步不晚。因为改开,运十下马,有人说运十落后,但当时空客一是刚起步不久。我们读大学时,很多同学不知道空中客车是飞机。我们今天面临的半导体卡脖子,都是过于实用主义过于重视效率效益思路所致。也有可能是难以兼顾的历史局限所致。当年,我们的客运飞机有多大市场?发展一颗飞机,没市场是不行的。当年我们也同样饭发展汽车工业,特别是家用小汽车。到今天,就成了万国牌了。

    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科学技术要发展有几个方面需要斟酌:一是国家需要科技发展战略,如二战后苏联的航空航天;美国的阿波罗登月等;二是要考虑不能政治化泛政治化。比如李森科遗传学摩尔根孟德尔遗传学的例子。三是要前瞻。这类前瞻要大而泛,不宜过细。中国的半导体研究拖沓,大飞机研发放弃,是错误的。四是经费要宽松,预算要充裕点。科学家们的道德要重视,一不能造假,二不能损公肥私变成私有生息资产。其余的就不要过度严格了。比如研究会议论证会议出差旅行发表论文差旅费等。像英美大学教授,一个思路,申请十万八万美元比较容易。看看那个白血病药神药的研发过程的接力,观察者网曾介绍过,就可想而知。他们在申请这类项目时费用较为容易。

    苏联李森科派并不是学术错误,而是政治路线错误,米秋林是当代最伟大的园艺大师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他用嫁接的方法,把几十种温带水果和植物向北面移动了一千到两千公里,以前只能在低纬度种植的作物,比如苹果棉花梨子桃子大量的北方向移动,而这一切都是嫁接完成的,说明嫁接和用进费退理论是有一定根据的,而苏联真正错误是李森科在大清洗时期不讲科学用政治来打压异己,这是苏联路线问题不是科研错误。

    直到今天虽然基因学说已经是主流,但是嫁接手段和用进费退理论,依然有其生命力。
  • 全文虽短槽点却不少,逻辑不能自洽。最后一句话“美国现在在科研方面应有强烈危机感,而未来被中国赶上后也不要一味气馁过度反思。”简直莫名其妙!你以为自己是谁?
  • 天上云飞 投机者是孤独而智慧的。
    掏心真话
    这个打简单化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碾压,就是绝对优势。苏联的卫星和载人航天,可是有过高光时刻。
    分析这种问题,可以先看一个例子:遗传学的路线问题。苏联的遗传学李森科派胜出后,苏联的遗传学研究基本上就完蛋了。而中国的谈家桢呢,就得到了高层教员的首肯,说科学还是百家争鸣吧。所以学李森科遗传学的袁隆平,皈依了谈家桢,孟德尔。这是一个例子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相反,美国倒真的很像是百家争鸣,特别是科学问题上。
    我们看美国。美国在卫星时刻之后,开启了阿波罗登月工程。花了超当时美元九百多亿美元。不谓巨大的工程,也不可谓劳民伤财。但对美国科技的催化作用巨大。卫星导航航天飞机无线通信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研究半导体的研究,隐形飞机等等。按照中国人的精打细算,没有意向工程不是劳民伤财,不是奢侈浪费。
    再看我们中国。两弹一星核潜艇从无到有。洁净牛胰岛素和青蒿素杂交水稻激光照排印刷,甚至计算机半导体我们都起步不晚。因为改开,运十下马,有人说运十落后,但当时空客一是刚起步不久。我们读大学时,很多同学不知道空中客车是飞机。我们今天面临的半导体卡脖子,都是过于实用主义过于重视效率效益思路所致。也有可能是难以兼顾的历史局限所致。当年,我们的客运飞机有多大市场?发展一颗飞机,没市场是不行的。当年我们也同样饭发展汽车工业,特别是家用小汽车。到今天,就成了万国牌了。

    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科学技术要发展有几个方面需要斟酌:一是国家需要科技发展战略,如二战后苏联的航空航天;美国的阿波罗登月等;二是要考虑不能政治化泛政治化。比如李森科遗传学摩尔根孟德尔遗传学的例子。三是要前瞻。这类前瞻要大而泛,不宜过细。中国的半导体研究拖沓,大飞机研发放弃,是错误的。四是经费要宽松,预算要充裕点。科学家们的道德要重视,一不能造假,二不能损公肥私变成私有生息资产。其余的就不要过度严格了。比如研究会议论证会议出差旅行发表论文差旅费等。像英美大学教授,一个思路,申请十万八万美元比较容易。看看那个白血病药神药的研发过程的接力,观察者网曾介绍过,就可想而知。他们在申请这类项目时费用较为容易。

    写的不错,科学研究需要祥和的环境,足够的金钱,特别怕政治干扰,宽容等待知识分子,建立法制健全的社会,让知识能够发财这才是科技不断进步的源泉
  • 钱塘潮 IT工程师
    消失一星期
    不是这样看的。
    科技发展就靠三样,一是人才;二是钱;三是组织力。缺一不可。
    苏联与美国相比,科技发展上有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本土培养人才能力远胜美国;组织力强于美国。这样,苏联才能在冷战中不落下风。
    劣势也很明显,一是没有美国有钱;二是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大量无用的浪费,以及方向性错误,最典型的是半导体。
    中国与美国相比则优势明显,
    一是本土人才培养远胜美国;
    二是08年之后,钱就比美国多;
    三是组织力强于美国,资本干预低于美国。
    所以可以看到美国科技能力在明显的飞速下降,而中国在飞速赶超,部分领域已经远远超过。
    说到底,美国是个固泽而鱼的国家。人才培养极烂,组织能力极差,资本干预过多。
    中国大学在方向上有问题,前些年学美国,搞什么综合性大学,科研道路也是学美国发论文这是错误的,美国的人才基数是全世界人类累计起来的,而中国应该是向法国德国苏联学习,要靠自己的培养,千万不能学美国,欧洲大学都是专业化的,比如巴黎理工,慕尼黑工大,法国高师之类,而且很多地方不求你强发论文,法国可以让你两年不发论文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实际上法国德国苏联辉煌时期所创造的科学成绩,已经是远超其人口规模和过劲能力得到的上限了,这是组织力和国家投入能力的差距。
  • 全部楼层
    seele
    您是不是考虑下回到了1919年之前?
    1919年之前的用语是这样的吗?不是我嘲笑你,就你的文化水平1919年之前的用语你都看不懂。
  • 美国这块土地真就是被上帝眷顾的地方,除了南北战争,本土就没有发生啥大事。大块的平原,周围都是弱小的国家,没有历史负担。真是开挂的人生。
  • seele 人心在影响世界
    全部楼层
    guan_16122426271677
    我在怀疑是不是回到了1979年之前
    您是不是考虑下回到了1919年之前?
  • 草民一介
    我来回答:钱!
    说得对,别跟我扯什么民主自由、环境好吸引人才
  • 赞同结论部分
  • 中国的底子比当年苏联还差,现在至少让美帝忌惮了,话说回来,我们的人口是美帝的4倍,中国的很多方面都是世界市场的一半,教员有句话:人多好办事,80年代对他这话深不以为然,觉得他应该听马寅初的,现在彻底服了!
  • 本人愚见:科研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科研的费用是通过科研一一产品一一销售一一科研这个循环进行可持续迭代的,美国至少在当年建立这个良性循环,而苏联当年没做到
  • 你问为什么?一是美国靠剽窃、战争掠夺、偷窃。二是前苏联领导人太幼稚,太相信美国及西方国家“甜言蜜语”,造成苏联瓦解,灾难从此开始,国无宁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