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7条
-
我的直觉印象——我没有调查权,不保证直觉正确——中国九成以上的的企业主(我很难用“企业家”来称呼这些人)获取比打工高100倍1000倍10000倍收入的最主要手段是压低员工工资,榨干员工血汗,而没有通过科研投入提高效率和利润,没有出现如下景况:新技术的使用使企业主收入大大提高,企业主收入之水撑起员工的收入之船,员工收入之船也跟着水涨船高。
九成以上的企业主用的还是996套路。以私校老师为例。公校班主任老师,一周五节课算是标准工作量,就是说你一周五节课就满工作量了。私校安排他一周30节课,还兼班主任。工作量是公校的6倍。
假设该老师在公校创造的价值在工资上表现为每月2000元,那么,6倍工作量创造的价值在工资上表现为每月12000元。实际上,企业主给该老师的月工资为8000元。企业主从该老师身上每月获得劳动剩余4000元。私校企业主的主要收入源于自己的员工做牛做马、累死累活。如此,科研永远就是远在宇宙边缘的梦,成立一个虚位科研室所提供PPT应对上头检查可以,真抓实干无从谈起。
如此一来,企业主要提高收入只能要求员工996,员工要提高收入也只能要求自己996,996成了企业主和员工共同的默认值。政府需要对公民的就业负责,眼睛半开半闭地“看见”了这一幕。于是,企业主996挣钱套路在全国高呼科技兴国的今天尾大不掉了。
改革开放初期,公职人员有一波下海潮,现在在媒体上晃来晃去的是那几个幸存者偏差的头部大牛人,绝大多数辞掉公职下海混江湖的人,作为失败者沉没海中了。
这些灰头土脸的吃螃蟹者每年回到原单位的家中,都现身说法对周边的人说:还是社会主义好,你们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党的人。除了当初那些自以为了解资本主义优越性而情绪性下海的人,因为丢掉公职如今无法“回头是岸”,被迫留在东家的私企里,新一代大学生已经从民间耳语里知晓了这一切,他们当然优先选择成为“公家人”,成为党的人。
实在竞争不过别人了,他们才会退而求其次,不得不到私企求职。 -
体制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只要不犯错,未来是确定的。进入社会,犹如进入了一个未知水域,你奋力拼搏,一个大浪、一个失误可能就会让你沉没。
一个人的事业和命运是由各种因素(包括运气)决定的,抱怨无用。个体对于社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如果多数人都去考公,说明社会需要做出调整。 -
盲猜20年后,公务员退休待遇会参考社会平均水平大幅降低
-
当年选择各西东,唯有泪光最知情。东边日日春风暖,西边黄叶扫街心。
-
这就是现实,结果导向也会逼着年轻人去考公考教考编的;改革几十年来,大体是这几代人
一代4050后,也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基本上平稳着陆,现在退休工资5、6千,医保基本上全报销;
二代就是70后,他们毕业时正赶上改开时期,老实话那时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了憧憬和热情,很多人认为进体制内拿死工资都是没什么本事混日子的,即使进了国企后面也有很多人“下海”的,可惜现实打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但要承担各种生存的压力,还没有一丝保障可言(当然也有部分人成功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还有一些70后经历过下岗再就业。。
三代就是95后或00后,他们毕业年龄巨大的压力,1076大学毕业生(这里面还包含没有考研资格的大学生)尽然有457万人选择考研。。。因为,他们的父辈用切身经历告诉他,不考公、不考研、不考编,你就面临一辈子颠沛流离的生活,面临996、35岁大限、家庭破裂等等
-
心有戚戚
-
很简单,人家是在一个稳步上升的发展环境,而你是在辞职再入职......中风雨飘摇。当你才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工资比人家高,但你这以后也不会有大的增长,而人家在一直上升。
热点
- 1 G3的微妙关系 12.2万
- 2 武大校长张平文的回应 6.1万
- 3 杨某某是极端女权斗士? 9.8万
- 4 武汉大学的反应太迟缓了 1.0万
- 5 中国继续大规模增加人口 4.7万
- 6 给新生儿发钱意味着什么 9.3万
- 7 聚焦善恶批判自由主义 10.7万
- 8 湿疹患者角度下武大事件 6万
- 9 台湾来次“西安事变”? 7.1万
- 10 城市集中供冷行不行? 5.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欧洲太没出息了,出现了一帮“秦桧” 评论 91 赞 24
-
2075四号舰“湖北”舰正式官宣!都有更先... 评论 80 赞 16
-
3善良是中国人的精神实质 评论 69 赞 76
-
4武汉大学事件,应该是就事论事,惩戒恶人,... 评论 53 赞 2
-
5日本男人,越来越矮了? 评论 52 赞 7
-
6深圳小孩暑期不玩手机,在华强北送外卖,这... 评论 51 赞 8
-
7如何看待77岁老人拔12颗牙后身亡一事? 评论 51 赞 2
-
8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怎么就不能像以前一样... 评论 50 赞 4
我和我前邻居可以说是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两个角色,尽管有背景学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但是无疑他在他的人生路途上,选择了最稳妥的职业,然后获得了一个稳健的发展。要说我的选择有没有错,后不后悔,也挺难说。不过就当前的社会,考公的确比大部分职业都要有吸引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