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引力波这么花钱,是不是让外国人去干就行了?

  • 我一直强调,科技树是网络状的,要突破的是枢纽级的节点,大科学工程师科技树的末端,指望末端带动节点枢纽的建设,是彻底的本末倒置。
    一个国家工业的水平由航空发动机代表,然而加速器等项目需要的精加工技术一点都不比发动机需要的少,你从来没听过国家攻克难关是从加速器做起的吧?为什么,因为发动机是枢纽,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而加速器虽然同样高端甚至更加高端,却是末端,不处于核心位置。

回复4

  • 你说的这些都是实用型的技术,不等于理论型科技就没有意义。这两者没有对立,有理论才能指导实用
  •     你这说法似是而非。什么叫枢纽?什么叫末端?你这是在人为限定高端技术产品与其他工业技术的联系。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技术的代表?  我就不能说高能加速器是工业技术的代表?  就不能说在天上的哈勃望远镜, 快上天的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是工业技术的代表?  就因为媒体公众没说过? 这很可能是公众媒体自己的认知局限性问题, 说加速器,太空望远镜 一般民众没有感性认识。用这种不严谨的概念来说明问题也很不严谨。
           而且你人为强制否定用高端科技产品发展工业的某些技术就因为这不是常见的事情,这也很主观。
           因为高端工业体系本来就不是常见的事情,可以说统计样本不足以否定一条路径。 而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初始环境与发达国家本来就不以样,也就不可能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我国要从跟随者变成领先者,路径必然不同。
         你说因为可以从A发展甲种技术,所以就不没必要从B发展甲技术,甚至没必要发展B。这是很不合理的一种说法。
        我有机会从A发展甲种技术当然可以,我如果还有机会从B发展甲种技术又为什么不可以?如果A路径是从实用产品拉动发展,B是从高端科学产品发展,这两路径的区别是,A路径是可以滚动赚钱的,B路径基本是不赚钱的只是赚名声赚人才的。(其实你在意的是钱,不是枢纽,末端这个伪概念)  这两个有多大区别? 
         当然有区别,区别就是A路径更容易被腰斩,更不容易达到当下甲种技术的边界。因为A路径主要的目的会被赚钱目的分散,高端技术不是一种最终的追求。你从实用A发展出高端的甲种技术可能性不大。你用A路径想达到技术领先,特别是像花旗国一样甩开竞争者一大截,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看不到赚钱的前景,而且又不赚名声,就没有了动力 。
          实用路径A很难达到当下甲种技术的边界。机制性限定的发展的甲种技术只是在一般技术水平,限定了中国的甲种技术潜力。技术潜力低根本就不能跟上花旗国这样潜力雄厚的竞争者得节奏。最后还是赚不到钱。

           而且,就算你从实用的A,发展了高端甲种技术,却人为限定不去做高端B科技产品,相当于浪费了甲种技术的研发经费。因为B科技产品之所以贵,是因为需要研发相关的周边技术,这恐怕是大头。你把大头都花了却不做B产品,赚声望,吸引人才,你这是很大的浪费。
        另外你是物理学悲观主义者,你的一些相对悲观保守的判断,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
  • 正解!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