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蒙古族报到,外蒙不管从哪个角度,与内蒙对比都毫无优越感可言

  • 确实,很多人早就呼吁加分政策应该放弃按MZ的方式,而是以区域,以教育水平来划分。按MZ划分的方式除了文中说到的造成很多人想方设法入少数民族的现象,还有就是不利于民族交融交流,尤其是不利于汉族去边疆。
    因为去边疆,在相同教育水平的情况下,因为汉族身份需要比周边的少数民族身份需要更高的分数,这样占比较少的汉族在边疆地区就成了录取上的受歧视者,因为边疆本来就是少数民族比例打,汉族比例小,这样被录取的概率就小很多,这种其实很不利于汉族在当地长期居住生活的。各民族必须加大交往交流,这对温边戍边是很重要的根基,可是让人忧心的近些年边疆地区民族比例一直呈现少升汉降的现象,不仅很难吸引内地人过去,就连早年移居的二代很多也又回到内地,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
    教育平等也是民族平等的重要部分,而真正的平等不是以民族划分来用不同的分数线,这种只会造成隔阂和各种强化民族区别,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教育水平的不同来对一些不发达地区做一定补偿,让教育的回归教育,不要牵扯其他。

回复3

  • 这事大家都知道是这个理,也呼吁很久了,但为什么就不改呢?
  • 越南,曾用名交趾和安南,两度入我中华版图,两度脱逃,就是因为汉族移民不群至,无法改变人口比例劣势,中原势盛则入华夏,中原势衰则脱逃而去,今日竟是永远的去了。西域省历史上有类越南,也有“中原势盛则入华夏,中原势衰则脱逃而去”的历史,主体民族在该地如果人口比例占优,不管华夏千百年后势盛势衰,西域都将永远焊死在中华版图之内。
  • 正解。当年要不是晚清山东人闯关东,大量大量移民东北和内蒙,大大改变了汉人占比,1911年外蒙宣布闹独立时,内蒙是否还有足够的定力就两说了。小日本开拓团大举移民东北时,小鬼子能否改变东北人口占比,会不会来一波“公投加入日本”,也两说了。人口比例真的很重要。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