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5条
-
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不是普惠教育,因此靠摇号抽签安排上学,是愚蠢至极。
-
支持!
-
不妨写一下我提出的正本清源恢复方案:
1,本来高分者被选拔,考进好学校是一贯的公平制度。取消小学入学择校考试,是为了减轻幼儿园等低幼期的孩子压力。小学入学可以一直取消考试,并将小学学校师资调整的相对平均(做不到、也不应该绝对平均),实现小学的相对平均教育环境,是因为入小学没有考试,将由初中来进行逐步激励匹配。
2,小学升初中满足两点:一、全员升学,确保全员接受义务教育;二、全员考试,择优选校+对口\摇号。
这里简单辨析两个概念:义务教育到底是全面平庸平均教育,确保所有人既不勤奋,也不应该有学校鼓励好学生? 还是确保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但依然鼓励勤奋优秀?(一个是强制全面平庸,一个是基础保底+能者激励)
如果承认义务教育是基础保底+能者激励,那么考试择优是唯一公平的激励制度。进一步,为了阻止马太效应(全面自由掐尖导致好学校越来越好,差学校越来越差),考试择优应该控制掐尖范围。a,全员升学考试,最优秀的前10-20%考生进入成绩择校模式(成绩最好的学生分散纳入几所重点学校,作为择优组成),确保资优生得到应有的鼓励。b,剩下的90-80%学生,进入学区对口摇号模式,全部学校对口+摇号接收,重点学校也会接收无筛选生源。---这跟此前的模式大同小异,但不同的是全员考试公开公正的择优,这会防止考试极端化奥数化。同时提供几种升学模式,首先保障最拔尖的小部分人群能不辜负勤奋天资;剩余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区对口\摇号。
换个直白的说法:要么你勤奋努力考到理想的学校;要么你家庭买学区保障大概率的摇号;要么你既不勤奋天资也不买学区,那就等运气看能不能摇到好一点的学校。如果你既不勤奋天资,也不买学区,运气也不眷顾你,那你至少还是能读普通初中,普通初中也没亏待你,义务教育的保底任务是没问题的。
3,初升高执行成绩筛选制。其他一切顺理成章。
不断改革如果是指改掉优秀的,不断向自我毁灭进发,不断重复踩历史的大坑,那什么叫不忘初心?
如果你这样的全面大锅饭意见成为现实,中国的全盛科技走势就这被强行逆转,改开40年的智力人才积累被强行打断,中国靠无数智力竞争选拔出的技术人才厚度创造了人类生产力增长奇迹,居然自断双臂,只能说是时代的最大悲哀。
-
因为你经常给教育部写信要求取消重点高中,所以重点高中将成为历史名词?
你是美国派来的救兵吗?把中国的科技生产力都折腾光是你的历史使命吧。教育部居然能这么听你的。虽然你对我用敬语但我忍不住想说这句心声冒犯你。
你还是先去读我的系统论述:■厘清教育的逻辑 https://user.guancha.cn/main/preview?id=569438
如果没有看长文的耐心就从第二段开始【 教育怎么匹配生产力发展的特点。什么样的教育最终带来的社会形态是进步的?】
你对基础教育的认识是刻板的,你只看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目标,完全斩掉了增量目标,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如果能达到全部60分及格以上而大部分人70-95分,在你这里就全部人能且只能60分,你就跑去跟教育部反复说:只有全部60分才叫公平,有一个80的都体现了不公正。而你对高中以上非义务教育的设想,更是相当离谱。你喜欢吃大锅饭全民抽签的教育体系,说明你不仅不能深刻吸取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平庸主义的严重弊病历史教训,甚至连古人都不如,古人科举尚且知道才德配位,你这是万事抽签好,可能你比较适合占卜行业。
对不能宏观思考的人,他只看细枝末节,假如一开始错了一件事,就势必要一错到底、越来越离谱。
1,本来是高分者考进好学校的公平制度,假如因为某些舆论原因把考试取消了,这个错误姑且不论;
----------好学校一边招收对口学生,满足社会就近义务;一边继续招收一小部分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不埋没别人的天资和勤奋。
2,某些舆论继续扭曲,既然大部分人都靠学区(实际就是金钱买)或者抽签(靠运气),那么你们这些极小部分最好的学生考进去也显然不对---------- 禁止一切考试。
3,禁止一切考试了还不够平均(把这句话再读3遍:平均和平庸不是公平)-------------------把一切好学校都拆了,学校都变成3流,于是所有人不分天资勤奋度,都读3流学校,终于实现了从学生到学校的平均和平庸。
-
由于2000字数限制,所以分成两个帖。
再说一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占人口大多数的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近视不超过200度,无抑郁症,无肥胖症,无脊柱病)的18岁的合格公民。而不是选拔科研人才、治国人才。
现代化社会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目标根本就不是那种高度选拔性的考试(例如1998年之前的高考)!!!
选拔科研人才的考试,应该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选拨党政管理官吏的考试,应该是:公务员入职考试,各级组织部的业务考核。
强化了上述的考试之后,随着大学扩招,高考的社会选拨功能,大大弱化。
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就是消灭“重点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均质化。
然后,是大学本科教育均质化。
热点
- 1 关税战里最尴尬的是印度 14.5万
- 2 印度意图加入GCAP 11.5万
- 3 国内景区假期为何不限流 2.8万
- 4 理解美元的关键外汇交易 4.8万
- 5 中国对美国信作出回应 16.4万
- 6 如何避免油门当刹车? 4万
- 7 莫让4+4沦为糊涂账 3.8万
- 8 埃及缘何跌下神坛 8万
- 9 "胖都来"碰瓷"胖东来" 2.6万
- 10 五一档电影遇冷 4.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原创 | 突发信号,印度准备打了? 评论 191 赞 33
-
2马来西亚能成为发达国家吗? 评论 136 赞 25
-
3也门战争可能打醒了美国 评论 136 赞 53
-
4我问网友如何能刺激内需消费,得到了上千条... 评论 123 赞 14
-
5饶毅再谈4+4:协和医学院招生的弱点及其... 评论 88 赞 3
-
6面对内地,香港导演们的坚持与顽固 评论 59 赞 3
-
7这两件事情,可让中国经济再度腾飞20年 评论 44 赞 23
-
8如果印巴爆发战争,中国会不遗余力支持“巴... 评论 40 赞 0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占人口大多数的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近视不超过200度,无抑郁症,无肥胖症,无脊柱病)的18岁的合格公民。而不是选拔科研人才、治国人才。
1980年代的高考,承载了太多的社会选拔功能,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变态状况。
我已经数次给教育部写信,要求消灭“重点普通高中”这个东西。“重点普通高中”将成为历史名词。
日后,一旦时机成熟,就连大学本科教育也将大大地均质化。可以分为“省立大学”和“国立大学”两个层次,对本科新生电脑摇号录取。
例如:某同学参加高考,被“中国国立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录取,然后通过电脑摇号分配校区。可能分到“中国国立大学10003校区”(即清华大学),也可能分到“中国国立大学10742校区”(即西北民族大学)。
如果这名同学来自江苏,不愿意被电脑摇号分配到西北的话,那么他可以报考“江苏省立大学”,然后在省内被电脑摇号。
将来,清北等名牌大学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则上只有研究生,不再有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