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大谱!让日本人认定中国炸了广岛,只用走3步?

  • 我就说过,文化输出,该输出的就不是文化符号,而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银河英雄传说》是非常典型的日本价值观,只不过套了个白人的皮而已,实际上那股子“下克上”的内容浓烈到呛鼻子,绝对是最正宗的日本货——就这,居然还有人高呼“日本人的文化输出失败了!”呢,我都奇怪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什么叫成功的文化输出?就是把别人的瓶子(文化符号)拿过来,装上自己的马尿(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再高价卖给别人,让他们喝得五迷三道儿的,不知不觉就跟着我们的价值观跑了——这样,才叫成功的文化输出。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功夫熊猫》,真真就是拿我们的瓶子装上美国的马尿,然后还割了我们的韭菜,堪称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产物。当然美国人也有玩儿砸的,比如刘亦菲的《花木兰》,因为塞私货塞的太满,起了反作用了。但是90年代动画版的《花木兰》却很成功。
    《原神》之前很火的《神女劈观》,实际上并不是文化输出作品,它更多的是对内输出,是把陈年老酒换了个新瓶子拿出来给大家喝而已。自己人喝的挺热闹,外国人尝了也说好,但主要还是内部的人在说真香。
    这次的《昭和米国物语》我看搞的非常好,直接套用美日两国的瓶子,但里面装的不可能不是中国的马尿,希望赶紧做出来,再高价卖给美国人日本人,让他们喝个痛快!

回复2

  • EVA04 奥运会不抵制以色列,我个人抵制奥运会。
    动画版《花木兰2》也是塞得太多,无法下咽。
  • 是的,以《三体》为例,它为什么好看?中国人觉得好看,外国人也觉得好看,因为终于有按中国历史脉络创作的科幻史诗,中国人觉得亲切,外国人觉得新鲜。很多人在说《基地》系列和《沙丘》系列、甚至《星球大战》系列,都太空时代了还有封建帝王,他们是没考虑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基地》第一部上世纪40年代发表,当时的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本质上这些太空歌剧,就是按当时欧洲的历史脉络为背景创作。有些人在讨论刘慈欣时还说什么他的审美是美国“黄金时代”审美,言下之意这是美国文化。迂腐之人,用美国审美外壳,讲中国历史脉络,就是高级的文化产品,是高级的文化输出。不要总盯着那些“中国元素”,如果我们的文化界就只有这个认识,那是输出不了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