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古代养儿防老传统”,基本上是后世文人的鬼扯?

  • 心乡往之 无法纯粹的国家主义者。
    文王上养老是谁在养老?那是周代政府在养老。史记记载,伯夷叔齐闻文王善养老,然后就去了周人那里。
    那么周人是怎么给伯夷叔齐养老的呢?难道是鼓励他们结婚生子,然后叫他们的儿子要孝顺,然后去养他们吗?不是的,是政府直接养老。
    你什么都不懂,就在那里乱解历史。中国的思想文化就是被你这样的人给弄得乱七八糟,甚至专门拿来坑人害人。

回复2

  • 心乡往之 无法纯粹的国家主义者。
    你的反驳就是这水平?
    你知不知道周人为什么可以以政府养老?他们养老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目的?
    我来告诉你,周初地广人稀,资源丰裕,劳动力整体稀缺一一这是一个于群体福祉极其有利的经济条件,只在古代某个几百年的时间段出现过;而周代的伟大政治家们正是把握了这个阶段,从而才能为华夏缔造理想与天下;使华夏成为了黑格尔口中所谓的“一切的例外“。
    回头来说,由于当时劳动力整体稀缺,所以为了开发资源,吸引劳动力,就必须开出很好的条件,养老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养老虽然是赡养老人,其经济上的作用却是以此吸引着年青的劳动力。由于那个时代能够达到被政府赡养年龄的老人是非常少的,所以才是可行的。要是换到现在,哪个。国家这么干都是在找死。
    我们今天都看到年青人们都比较向往大城市,会尽可能往大城市跑。而大城市正是集中了最多的资本,是所谓”财聚而人聚”。可是在周代早期的一段时间,却有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样的论断,尽管作为一个理论论断,他也具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但这也丝毫无损于他的真实理想价值。但是为什么那个时代就可以这样呢?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那个时代劳动力整体稀缺。
    周代政治的真谛,就这还把这种劳动力的整体稀缺,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普遍提高人民福祉;所以周人的革命,是与近代以来的革命并列的、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革命之一。那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可信的理想,而绝不是文人不知所谓的鬼扯。
    世界上其他地方某个历史约段,丝毫不缺同样的条件,比如布匿战争之后的欧洲,人口大量死亡,结果呢?西西里那个大奴隶种植岛出现了。又比如近代美洲,土著被大量灭绝后,极其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结果是黑奴贩卖和各种黑奴庄园、奴隶矿山出现了。




  • 你不养就是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